西藏博物館
封面新聞記者 賴芳杰 拉薩攝影報道
金頂、紅墻,民族風格撲面而來,西藏博物館新館與城市中著名的布達拉宮和大昭寺金頂遙相呼應。52萬余件(套)館藏文物,不僅記錄了藏民族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也是中華民族歷史文明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用于打扮牦牛的飾物
7月17日,封面新聞記者探訪西藏博物館,這里是不少游客來到拉薩后的打卡第一站。
館內建筑的民族風格
暑期的西藏博物館,人流如織。“這件由卡若先民制作的雙體陶罐,是新石器時代西藏陶器的代表和點睛之作,也是藏博的鎮館之寶,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講解員將游客引至雙體陶罐前。這件文物,形體好似兩只小獸相向而立,頸部和肩部設計了一對帶孔鈕,既巧妙地表現出動物的耳與尾,還為方便攜帶而穿繩之用。
距今4000多年的雙體陶罐
阿里巖畫、鐵柄銅鏡、在當曲卡墓葬出土的棋子,西藏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觸手可及。“雪域長歌——西藏歷史與文化”“離太陽最近的人——西藏民俗文化”等基本陳列展中,可見歷代中央政府頒賜給西藏地方的印信、封誥等重要歷史實物,揭示西藏自古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觀眾也可欣賞到精美的唐卡、藏戲臉譜、精致的民族服飾,感受到西藏地方民俗傳統的多元性和時代性。
文成公主和親場景
封面新聞記者了解到,西藏博物館是西藏第一座具有現代化功能的博物館,于1999年10月落成開館。2022年7月,西藏博物館新館正式開放,建筑面積近6.2萬平方米,比老館擴大了近3倍,是西藏唯一一座集典藏、展示、研究、教育、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國家一級現代化綜合博物館,館藏文物52萬件,其中,珍貴文物達4萬余件(套)。
民族工藝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