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25年9月1日時間越來越近了,修訂的新國標標準即將正式實施,最近一段時間,很多博主仍然在討論電動自行車限速的問題,其實新規已經明確,電動自行車25km/h限速已無法改變,不過電動車有兩種新的管理模式,受到了很多車主的期待。
新規已明確,電動車25km/h限速已無法改變
新國標標準的重新修訂,對電動車行業來說是一件大事,該標準實施以后,將會影響全國所有的電動自行車,受影響人數高達4億之多。
雖新國標標準的修訂,已經聽取了大家的建議,讓電動車變得更加實用與安全,取消了強制性安裝腳蹬子的要求,徹底解決了腳蹬子“有電用不到,沒電蹬不動”的難題,同時還為電動車節省更多空間。
另外電動車安全性也有明顯提升,可以安裝后視鏡、減少塑料件使用比例、增強電動車防篡改能力,這些改變對于廣大車主來說都是有利的。
不過新規對電動車限速未做調整,仍然要求最高時速不超過25km/h,很多車主對該項規定不是很理解,認為電動車的速度太慢,不過該項規定已經明確了,電動車限速的問題已經無法改變,至少在未來的5年內都有這樣的要求。
電動車這兩項管理更受車主青睞
雖然說電動自行車的限速已無法改變,不過這兩項管理讓車主看到了希望,目前多地已經開始實施,也是接下來各地即將實施的管理辦法。
逐步解禁電輕摩上路
電動自行車有限速的要求,但是電輕摩卻沒有限速,它的時速可以達到35~45公里/小時,能夠提高出行效率。
進入2025年以來,多地開始逐步解禁電輕摩的禁令,允許電輕摩上路行駛,比如江蘇鹽城、四川綿陽、遼寧大連等等,都取消了摩托車的禁令,允許車輛上路行駛。
早在2025年兩會期間,天能集團董事長也提出解禁摩托車的提案,受到了很多人大代表的支持,同時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也指出,需要解禁摩托車,對摩托車的一味禁止,是一種懶政,而且也不利于經濟的發展。
多地完善電動車非機動車道建設
在城市里使用電動自行車出行,即使有限和要求其實也完全夠用了,只是目前道路交通并不完善,甚至有的路段沒有非機動車道,讓電動自行車無路可行。
進入2025年,《廣州市電動車管理條例》、《北京市電動車管理條例》相繼發布并實施,明確將會加大力度,完善非機動車道的建設,增加非機動車道的數量,方便廣大車主出行。
比如廣州市已經擴容非機動車道439公里,同時壓縮機動車道增設專屬車道,為電動車出行提供便利。
另外在主干道加裝隔離護欄或者警示柱,防止機動車占用非機動車道,在公交站采用港灣式設計與斑馬線,減少非機動車與乘客的沖突。
總結
電動自行車限速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了,大家沒有必要再為此爭論,對于日常出行來說,25km/h的限速,其實也完全夠用,而且在城市里想要提高速度也是不可能的,目前的道路交通壓力比較大。廣大車主更愿意實現這兩種管理,一方面解除電動摩托車的禁令,允許電動摩托車上路,另一方面完善非機動車道建設,方便電動自行車出行。
那么,對此你怎么看?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