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大力推動從以治病為中心邁向以健康為中心的進程中,醫生的角色已發生關鍵轉變,科普成為重要職責。當下,眾多醫生積極投身其中,借助自媒體平臺開展健康科普宣傳。《科普名醫》系列將聚焦這些科普先鋒,深入介紹他們在自媒體科普之路上的探索與成就,展現他們為守護大眾健康所做出的獨特貢獻。
孫旖:用行動踐行
醫學科普的“同仁”之路
在上海市同仁醫院,孫旖醫生的名字不僅在患者中廣為人知,也在醫學科普領域逐漸嶄露頭角。作為一名婦產科醫生,她不僅在臨床一線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還通過多種方式將醫學知識傳遞給大眾。她的科普工作,是基于實際需求、以科學為依據的實踐,展現了醫學科普應有的價值和意義。
▌從臨床出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孫旖醫生的科普之路始于臨床工作中面臨的最普遍問題:“患者對疾病知識的缺乏”。很多患者因為對疾病和治療過程不理解,而產生不必要的焦慮和誤解。孫旖醫生常談到,許多孕婦對孕期檢查項目感到困惑,甚至對一些正常的生理現象過度擔憂。這種現象讓她意識到,僅僅依靠門診的幾分鐘解釋是遠遠不夠的。
于是,孫旖開始嘗試通過文字和視頻的方式,將一些常見的醫學問題進行科普。她從最基礎的孕期保健知識講起,比如“孕期需要做哪些檢查?”“孕期飲食需要注意什么?”在此過程中幫助患者減少了焦慮,也讓她的科普工作逐漸有了方向。
孫旖的科普工作主要通過線上平臺展開,她利用業余時間撰寫科普文章和制作短視頻。她的內容以婦產科常見問題為主,語言通俗易懂,形式生動有趣。例如,她制作的“孕期健康小貼士”系列視頻,通過動畫和實景相結合的方式,詳細講解了孕婦在孕期的健康要點,受到了很多準媽媽的歡迎。
除了線上內容,孫旖還積極參與線下科普活動。她多次走進社區,為居民舉辦健康講座。如做“女性常見疾病預防”的講座,講解理論知識,幫助女性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這種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讓她的科普更加貼近大眾的實際需求。
▌真實與誤解
盡管孫旖的科普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她也面臨了不少挑戰。其中最大的問題之一是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在互聯網時代,醫學信息魚龍混雜,很多自媒體為了吸引眼球,會夸大其詞甚至傳播錯誤信息。孫旖深知,作為專業的醫生,她有責任傳播科學、準確的醫學知識。
有一次,她在科普中提到“孕期適量運動的重要性”,卻被一些自媒體誤解為“孕婦可以進行高強度運動”。為了糾正這種誤解,她不得不在后續的視頻中詳細解釋運動的種類和強度,并強調孕婦運動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這種經歷讓她更加意識到,科普工作不僅需要傳遞知識,還需要引導大眾正確理解知識。
科普的意義:患者與醫生的雙贏
孫旖表示,科普工作不僅幫助了患者,也讓她自己受益匪淺。通過科普,她與患者之間的溝通變得更加順暢。許多患者在就診前已經通過她的科普內容了解了相關知識,這使得她在門診中可以更高效地解答患者的疑問,減少不必要的誤解。
同時,科普工作也讓她保持了對醫學知識的持續學習。為了制作高質量的科普內容,她需要不斷查閱最新的醫學文獻,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這種學習不僅提升了她的專業能力,也讓她在面對復雜病例時更有信心。
孫旖醫生對科普的積極投入得到了上海市同仁醫院的大力支持。醫院不僅為她提供了展示平臺,還鼓勵更多醫生參與到科普工作中來。醫院還成立了“大虹橋·同仁薈”健康科普品牌,旨在通過團隊的力量,打造一個覆蓋全院的科普網絡。
在這個過程中,孫旖也逐漸從一個人的科普轉變為團隊協作。她與其他醫生一起,根據不同科室的特點,制作了多樣化的科普內容。有營養科醫生負責講解健康飲食,皮膚科醫生講解皮膚護理,眼科醫生講解青光眼和白內障知識等等,而她則繼續深耕婦產科領域。團隊協作極大豐富了科普內容,讓更多患者受益。
▌科普是醫生的“第二職責”
孫旖醫生的科普自媒體號“Jojo醫生”,在全網擁有超過400萬粉絲。在多個新媒體平臺上表現突出,在小紅書和快手平臺上尤其受歡迎。在2022年發布的榜單中,孫旖醫生在快手平臺的上海健康科普影響力指數中以777.4的得分排名第一。此外,她還入選了抖音健康科普影響力指數排名前五。
孫旖的科普工作是上海市同仁醫院眾多醫生的一個縮影。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科普不僅是醫生的“副業”,更是醫生服務社會、提升患者健康素養的重要方式。她的工作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在點滴之間,幫助了無數患者和普通大眾。隨著更多醫生的加入,醫學科普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真正成為守護大眾健康的有力武器。
▌2025年科普工作與健康傳播計劃與暢想
2025年,孫旖醫生計劃繼續圍繞婦產科專業開展更加貼近大眾需求的科普內容。具體來說,希望通過短視頻、直播和互動式健康講座,進一步拉近醫學知識與大眾之間的距離,做一些專題的、內容更全面的系列科普內容。同時,會更加注重結合熱點話題,將枯燥的醫學知識轉化為有趣且通俗易懂的內容。
在傳播形式上,計劃探索更多創新途徑,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提高科普的趣味性和可觀性。此外,她也會嘗試將科普與公益結合,走進更多社區和學校。
科普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情感的共鳴和信任的建立。2025年,希望幫助更多人掌握健康知識,擁抱更高質量的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