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院疼痛科完成了川渝地區首例機器人引導下的經皮穿刺椎體成形術。接受手術的80歲程爺爺因嚴重肺氣腫無法耐受傳統俯臥位,而機器人技術以毫米級精度完成骨折椎體的骨水泥注入,將手術時間壓縮了20分鐘以上。
從三張閑置病床到定義首例通過機器人完成手術,從學科定位模糊到建成覆蓋全病種的疼痛診療高地——從2005年創立伊始,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院疼痛科始終以患者需求為錨點,在技術創新與學科建設中突圍。這二十年的發展史,是一條從“臨床小專科”向“臨床科研雙核心”完美蛻變的成長之路。
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院疼痛科全體成員/圖源 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院
踟躕前行
從“正骨”科室到機器人手術的跨越
“患者腰背痛才想到疼痛科?當年我們確實主要靠正骨技術。”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院疼痛科主任姚秀高回憶道,2005年1月科室掛牌時,這塊寫著“疼痛科”的嶄新門牌背后,是僅能處理簡單骨傷疼痛的境況。“全國沒幾份病歷模板可參考,更別說系統診療方案。”那時候的疼痛科,9名醫護人員守著幾張病床,最常被患者問及的是:“你們和骨科有啥區別?”
但這樣的情況并沒有持續太久。2007年發布的《醫療機構診療科目名錄》中將“疼痛科”的業務范圍劃定為:慢性疼痛的診斷和治療。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大量被類風濕關節炎、三叉神經痛、晚期癌痛等折磨的患者在傳統科室無法治療后輾轉至此。“我們意識到疼痛科是治‘別人治不了的痛’。”姚秀高和團隊選擇果斷撕掉“正骨”標簽。醫院也舉全院之力助力科室開辟疼痛“新戰場”。
開展機器人引導下的椎體成形術/圖源 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院
技術破壁的號角就此吹響。當80歲的嚴重肺氣腫患者程爺爺因椎體骨折無法耐受傳統手術時,團隊亮出川渝首例機器人引導的椎體成形術,通過毫米級精度注入骨水泥,縮短了至少20分鐘的手術時長。這只是科室微創技術領域的拿手絕活之一:膠原酶能溶解突出椎間盤,射頻消融精準阻斷神經痛覺傳導,脊柱內鏡為復雜椎管狹窄患者推開新生之門。曾經只會“正骨”的科室,如今在西部率先構建起覆蓋脊柱相關性疼痛、癌痛、帶狀皰疹神經痛等37類頑疾的診療體系。
技術精湛
定義疼痛技術標準
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院疼痛科目前擁有三項國家級認證:中華醫學會全國膠原酶溶解技術培訓基地、射頻鎮痛技術全國臨床培訓基地和中國神經調控聯盟西南中心理事單位。這些資質認證得益于科室持續二十年的技術精進。4月12日,醫院作為重慶市唯一指定的疼痛微創介入技術培訓基地,成功承辦疼痛微創介入技術培訓班(第二期),中華醫學會疼痛學分會前任主委劉延青在會上指出:“微創介入技術正在經歷從‘跟跑’到‘并跑’的歷史性跨越,重慶的實踐為全國提供了寶貴經驗。”
疼痛微創介入技術培訓班(第二期)現場/圖源 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院
技術突破是科室不斷精進的證明。科室在膠原酶溶解術、臭氧介入治療、射頻消融、脊柱內鏡等微創技術上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以微創介入技術為特色,在西部地區率先開展各類微創介入治療脊柱相關性疼痛、三叉神經痛、股骨頭壞死、下肢靜脈曲張(俗稱老爛腿)、癌性疼痛、帶狀皰疹后神經痛、骨質疏松癥伴椎體壓縮性骨折、面肌痙攣、肩周炎、關節炎等頑固疼痛性疾病。
輸出技術標準是科室的常態。科室曾經參與《肋間神經阻滯療法中國專家共識(2023版)》《實用現場急救技術》的編寫,還通過主辦重慶市疼痛微創介入技術培訓班,年培訓醫師超500人。
“這些年,我們科室在技術創新方面狠下功夫,力求為患者提供更精準、更高效的疼痛解決方案。”姚秀高在介紹疼痛微創介入技術培訓基地時強調。多年來,疼痛科在技術領域不斷取得突破,持續精進。從2005年開展頸、腰椎間盤射頻熱凝消融術,到2025年成功實施UBE和LUSE等前沿技術,科室始終走在疼痛診療的前沿。這些技術突破不僅體現了科室對創新的執著追求,也彰顯了其在攻克頑固疼痛疾病方面的強大實力。
憑借顯著的技術優勢與臨床實力,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院疼痛科充分發揮區域引領作用,通過技術輸出、人才培養等方式,對口幫扶開州安康醫院、忠縣中醫院、巫溪縣人民醫院等醫聯體單位,有力促進了渝東北地區疼痛學科整體水平的提升。
患者信任
4604臺手術鑄就98%滿意度
走進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院疼痛科,最常見的便是患者解除病痛后的輕松。97歲的黃婆婆顫巍巍地表示:“三次手術,三次都不痛了。”這位患有三叉神經痛的高齡患者每次發病時,想到的便是該院疼痛科。在另一間病房,73歲的肖婆婆正拉著護士的手念叨:“腰突折磨我二十年,是你們讓我重新挺直腰板走路。”
這樣的場景每日都在發生:開州區79歲的毛婆婆曾因恐懼癱瘓拒絕手術,最終在這里通過膠原酶溶解術解除腰椎病痛;忠縣66歲的鄧婆婆治好了伴隨高血壓發作的腰椎頑疾;而張女士就診時就直言:“我七十歲的母親就是在這兒治好的。我完全信任你們!”
治療效果好不好,患者最有發言權。數據是最有力的證明:2024年科室手術總量達4604臺,其中高難度四級手術占863臺,較往年分別增長20.74%和63.45%。支撐這一成績的33人醫護團隊中,9名醫師各自鎮守疼痛診療關鍵領域——郭夢婷主治醫師以癌性疼痛綜合治療見長,黃科醫師精研三叉神經痛微創介入技術,王浩主治醫師專注神經病理性疼痛調控,夏青主治醫師領銜靜脈曲張與股骨頭壞死介入治療,何潺主治醫師主導腰椎間盤突出階梯療法。而科室手術核心由姚秀高主任醫師、周永高主治醫師及呂天才主治醫師共同擔綱,由向連副主任護師所領銜的24人護理團隊創新融合敘事療法與圍術期管理,打造“疼愛優家”特色科室品牌,從入出院流程、檢查指引、術前物品準備、疾病康復、疾病宣教、出院隨訪以及人文關懷等七個方面,全方位為患者提供優質護理服務。在科室全員上下齊心的努力下,該科室就診患者滿意度持續保持在98%以上,形成可復制的科室管理范式。
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家屬進行護理/圖源 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院
展望未來,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院疼痛科將以核心技術為引擎,以人才培養為基石,不斷提升疑難危重疼痛疾病的診療能力,強化學科區域輻射力和全國影響力,致力于建設國內一流的疼痛診療中心,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資訊)
(文/傅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