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的照片總是明亮清晰、色彩動人,而自己的照片卻灰蒙蒙、不通透,這是不少攝影愛好者的困擾!
下面這張就是不太通透的照片:
整個片子很暗,樹葉死沉毫無生氣,背后的大橋也是霧蒙蒙,完全不通透。
但這是可以救的,我將采取一些手段,讓這張照片起死回生(后面介紹操作方法)。
為什么可以救?需要先搞懂兩個概念。
你的照片到底是不通透,
還是不清晰?
在攝影領域,"不通透"和"不清晰"是常見的照片質量問題,它們有時會同時出現,但本質上是不同概念。理解兩者的區別,才能有針對性地避免問題。
我們來看導致畫面“不通透”的原因:
環境因素:霧霾、粉塵等空氣質量差;逆光拍攝;弱光環境
拍攝技術:曝光不準(過亮或過暗);色溫不對;高ISO噪點
器材問題:鏡頭污漬或劃痕;使用不合適或質量差的濾鏡
后期處理:對比度、清晰度和飽和度調整錯誤;光色過度混合
不通透的照片
畫面“不清晰”有這幾個原因:
對焦問題:手動/自動對焦失誤;焦點選擇不當
相機抖動:手持不穩;三腳架不穩;按快門時的震動
快門速度:低光條件下快門過慢;拍攝運動物體時快門不夠快
鏡頭質量:鏡頭老化或損壞;鏡頭清潔不當;防抖功能故障
感光度:高ISO設置引入過多噪點
景深控制:大光圈使用不當導致部分失焦
不清晰的照片
所以,不通透的問題需要改善光線條件、調整曝光等等,有后期處理的可能性;
而不清晰的問題則要從對焦準確性、相機穩定性和快門速度等方面入手,前期沒拍清楚,后期望塵莫及(藝術虛化、失焦的創意拍法除外)。
調整通透度
后期修圖通用流程
如果你的照片拍清楚了,只是通透度不夠,那么可以用一套后期流程去修繕。回到文章開篇的圖例,我們以CameraRaw17.2為例進行操作講解。
一共三個大步驟:基礎調整、清晰度調整、色彩優化。
Step1:基礎調整
這一步主要是畸變校正、曝光與對比度調整、白平衡校矯正。
在Photoshop中打開要調整的RAW照片,通過Camera濾鏡通道進入修圖界面。
點擊CameraRaw最右邊的“幾何”圖標,選擇“A”自動調整畫面畸變。對有建筑物的畫面,改善效果明顯。
在“編輯”界面的“曲線”欄中,高光輸出調整到250,暗光輸出調整到5,這一步是保證畫面沒有高光、黑影的溢出。根據本圖的直方圖個例,高光有一段無效信息,高光輸入可以收縮到205。
在“亮”項目中,適當增加曝光和對比度,主要是拉高陰影、黑色,將畫面中大樹和街道部分的細節還原,同時降低高光和白色,避免天空過曝。
通過“顏色”項目校正色溫,還原真實色彩,讓畫面色彩符合實際場景氛圍。微調自然飽和度,避免色彩失真或過于蒼白。
這一步操作之后,可根據個人喜好回到“曲線”項目,拉 “S” 形曲線增強畫面對比度,使亮部更亮、暗部更暗。
Step2:淸晰度調整與去霧
這一步就是大家期待的清晰度的調整、去霧氣,另外改善局部細節。
在“效果”項目中增加淸晰度,以及去除薄霧,注意不要調節過猛,避免失真。根據喜好,可適當將“暈影”向左,增加暗角。
進入“蒙版”界面,增加自定義蒙版區域,單獨對天空改“色溫”使其變藍。
另外,單獨提亮人物,同時為人物上方的區域增加太陽的光照感。
Step3:色彩優化
前面兩步是固定流程,到這一步“上色”階段就是按個人對顏色的認知及喜好,要還原或者夸張表現效果都行,主要是讓照片“風格化”。另外,修整一些局部細節的多余干擾。
回到“編輯”界面,在“混色器”中調節HSL,根據本片實際情況,增加綠色、紅色的飽和度。
最后,將右下側一些多余的干擾色去掉,降低他們的飽和度。
至此,修圖流程完畢。下面再看一下原圖與修圖后的對比。
怎么樣,現在你對改善通透度有多少認知了?
很多人前期沒拍清楚,怪后期沒辦法調;也有人低估了后期的修圖作用。所以初學者往往前期也沒拍好,后期又不知道怎么修。
最后總結一下:
掌握光線、曝光、色彩、構圖和后期處理的技巧,就能解決照片不通透的問題。希望這些分享能助你拍出通透好片!若有疑問或心得,歡迎在評論區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