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股市正高歌猛進,但從最新披露的各項數據看,我們可以感受到這些數據是相當割裂的。
一方面,是不斷加劇的通縮,這個和大家的實際感受一致。
本季度名義GDP增速創下疫情以來的最低值,為3.94%,且和實際GDP的差值,也創下疫情以來的最高。這代表通縮程度也已經達到疫情以來的最大, 以下是名義GDP增速和實際GDP增速的對比。
并且,我們從不斷下行的PPI數據走勢,也能印證這一觀點。
另一方面,則是6月金融數據的全面超預期。這個我們在上一篇文章特地提到過。我在此再次羅列如下。
M1增速:預期2.7%,實際4.6%;
M2增速: 預期 8.08%,實際8.3%;
社融增速:預期8.81%,實際8.9%;
新增貸款:預期1.84萬億,實際2.24萬億;
所對應的,是截止當下,不斷高歌猛進的股市。
我們怎么理解當下的數據割裂和經濟環境?我們又面臨著怎樣的財富洗牌的十字路口?
股市上漲的底層邏輯來自不斷上漲的上市公司的營收利潤。或者我換一個問法,高層有可能在居民感受不到經濟好轉,不增加消費的情況下,提高企業的營收利潤嗎?
答案是:可以!
一)強制消費
我們先舉一個例子,就是過去兩年不斷下行的銀行利息。我們知道,絕大多數企業,可以通過負債經營,提升ROE的水平。
比如,企業如果通過1億資產能賺取1000萬,我們稱,ROA=10%;
那么,假設貸款利息為5%,那么我要是借入1億,賺取1000萬,再歸還500萬利息,那么我還能剩500萬。
也就是,當我有自有資金1億,負債1億,合計2億,總利潤就有1500萬(2000萬利潤-500萬利息),此時,ROE = 15%。
也就是說,當企業通過負債經營,就可以把利潤從1000萬提升到1500萬。
這就是,絕大部分企業會負債經營的底層邏輯。
那么,現在我們假定某居民的銀行存款有100萬,存款利息為3%,那么每年利息收入有3萬。
當利息從3%降為1%,我們假定銀行息差2%不變,則企業貸款利息也從5%降為了3%。
所以,居民的100萬存款,因為降息,減少的2萬元存款利息收入,轉移到了企業,也就是企業減少了2萬元的貸款利息支出,于是利潤提升2萬元。
或者你也可以等價的理解為:
通過讓居民強制消費這2萬元,導致企業獲得了這2萬元的收入。
居民對經濟的感受不一定變得更好,但企業的利潤確實增加了。
從這個視角出發,我們接下來就能解釋,結合當下數據的割裂,我們將面臨著怎樣的財富洗牌。
二)消費的成色
如果我們單看上半年的消費數據,相比去年是有很大增長的。但是,為什么居民的感受沒有變好呢,答案就隱藏在數據當中。
如下圖,今年上半年消費增速5%,相比去年的3.7%是有較大增長的。
但是,諸位不要忘了,今年上半年是有國補的,今年1月和4月,上面分批下達了1620億的資金,按照央地9:1的比例,我們可以算出這筆資金為1800億。
由于6月份各地國補紛紛暫停,國補告急,因此我們可以認為這筆錢在上半年使用完成。那么,如果我們從今年的消費總額里,扣除這部分錢,來重新算一下消費增速:
(245458-1800)/235969 -1=3.25%
而去年是3.7%。
也就是說,如果扣除國補,僅看居民支出增速,今年的3.25%反而相比去年的3.7%下滑了。這個和居民的實際感受應該是一致的。
但是,加上國補,企業營收側則是增加了5%。不要小看這1.75% 的差值,要知道,中證500的利潤率,也僅僅不到5%。如下:
我們假定企業銷售終端價格不變,那么1.75%的營收增加全部變成利潤,那么利潤就增長了35%(利潤率5%近似增長到6.75%)。
也就是,國補的介入,在不增加居民支出的情況下,大幅增加了企業的利潤。
在PE估值不變的情況下,我們知道,股價增幅等同于利潤增幅。
但是,股市上漲的邏輯是什么?博弈預期。
也就是當35%的增長全部反映到財報上,股價早就已經漲完了。因為消費數據,以及增長邏輯,早就被各路資本算了個遍。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當有人根據財報來決策交易,那么就會有資本來預判你的預判。
當有資本預判財報會好,就會提前介入。
但是介入的邏輯,還需要有兩個先決條件。
第一,補貼是否會持續,這個看什么?
看金融數據,因為補貼的錢來自國債,而債和貨幣是同生同滅,一體兩面。所以,看貨幣數據就行了。
很明顯的,6月的金融數據全面超預期。
第二,看有沒有企業借國補降價內卷,趁機擴產能搶占市場。
如果有,那么國補會轉化為產能,加劇供過于求,也不會變為企業利潤。
這個,很明顯高層考慮到了。
我們接著分析。
三)高層的王牌
央行在其 今年的 報告中曾說,增發貨幣會導致通縮加劇,見以下央行文件的原文。
其邏輯是,增加貨幣會帶來產能和供給的持續擴張,從而加劇供過于求。
那么,是不是不能放水呢?
不是!
請注意他們的邏輯在于,放水的制約,是產能擴張。
如果我要是能提前控制產能呢?
這個,就是7月初剛出的政策,反內卷。
那么,我們可以預期的一種方式是:
一手放水,一手反內卷。確保貨幣通過國補進入消費端,并通過反內卷嚴控供給側產能。
如果一切都能順利落地的話,那么,企業利潤也就在路上了。
而這,正是當下資本博弈的核心邏輯。
四)我們的預判
通過6月全面超預期的金融數據,我們初步確認了貨幣寬松的邏輯和落地。
而本月初反內卷的會議,展示了控制供給側的決心。
你相信這一系列政策能把通縮拉出泥潭么?
這個問題,答案其實不重要。因為你的核心目標只是賺錢。
你信不信不重要,重要的是,資本信不信,市場信不信。
資本信,他們的買盤就能幫我抬轎,幫我賺錢;而一旦數據突變,當我從數據上確認到邏輯變得不存在,那么在我相信資本已不再相信這個故事時,由于我是散戶,資金量小,我就能更容易的抽身和跑路,賺到資本的錢。
如果邏輯可以一直長存到我們最終走出通縮,那么我們就可以期待牛市一步步的走出來。
所以,接下來什么是我們最重要的事情?
第一時間跟蹤和確認各項關鍵數據,以預判資本預判的邏輯還在不在。只要邏輯在,那么自有資本來抬轎。邏輯不在,就是跑路的時候了。
后記:
請注意,本文并不是推薦在股市買入。僅僅只是提供我的觀點和思考,供大家參考。并且我本人在當前點位也沒有凈買入只有倉位調整。我的持倉,已經在4月初股市大跌時,該買的都買好了(3000點買入建倉的邏輯請點擊:)。
從當下割裂的數據和未來可能的方向看,我們很可能,再一次來到一個財富洗牌的前夜。怎么應對,取決于你怎么理解當下的數據。
另外,我近一個月,在知識星球里也詳細公布了我的所有操作,觀點,以及未來的操作計劃,昨天晚上也發文表達過我對當下市場的思考和倉位管理的邏輯。還沒有看過的星友,有空可看一下當作 參考。
對于公眾號的讀者,你可以參考本文的邏輯,再結合你自己的思考,自己對數據的理解和分析,來做出應對。
全文完。既然已經看到這里,請隨手點個贊和“在看”吧。
我們另開設有知識星球,如果你也有興趣,可以先點擊以下知識星球的介紹鏈接看一下:
(情感爆款文,強烈建議閱讀)
(知乎6300贊)
(知乎4600贊)
(知乎3200贊)
這個是加入星球的二維碼:
歡迎加入我的知識星球,跟我以及1萬多個朋友一起,共同探尋投資和財務自由之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