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澎湃新聞消息,七月的天津,各國旗幟在會場外無聲翻飛。上海合作組織外長理事會會議15日在此開幕,看似例行公事的外交場合,卻因特殊來賓陣容透露出不尋常的氣息。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印度外長蘇杰生、伊朗外長阿拉格齊與中國外長王毅同時現身——這一組合被外媒驚呼為“鐵四角”的雛形。當美國在全球揮舞關稅大棒之際,天津會場正悄然勾勒多極世界的新版圖。
印度外長蘇杰生此行備受矚目,這是他五年來首次踏上中國土地。在14日與中方高層及外長王毅的雙邊會談中,蘇杰生釋放出明確信號:“中印不是競爭對手,而是發展伙伴”;印方愿“以兩國建交75周年為契機,共同維護邊境地區和平安寧”,并承諾“全力支持中方作為輪值主席國辦好今年的上合組織峰會”。短短數語,為近年歷經波折的中印關系注入難得的確定性。
蘇杰生(資料圖)
蘇杰生此番破冰之旅背后,特朗普的關稅大棒提供了殘酷推力。7月14日,美方發出最后通牒:若50天內俄烏無法?;穑瑢Χ碚魇?00%關稅,并對購買俄石油的國家加征200%關稅。這記“無差別攻擊”令印度警醒——過去靠倒賣俄能源獲利的空間正被強行壓縮。面對美國“美國生產、盟友買單”的軍援烏克蘭新策略,印度急需尋找戰略緩沖帶。
拉夫羅夫的外交行程同樣耐人尋味。短短五天內,他先是在吉隆坡與王毅共同發聲“反對北約軍事化亞太”,隨后旋風訪問朝鮮,最終在13日抵京完成與王毅的第三次握手。中俄外長高頻互動下,一份聯合聲明直指核心:雙方強調將“加強在上合組織、金磚國家等多邊框架下的協調”,為即將到來的上合組織天津峰會鋪路。當北約強推成員國將軍費提至GDP的5%,中俄用實質性協作給出了回應。
伊朗外長阿拉格齊(資料圖)
伊朗外長阿拉格齊15日公開確認將與中國、俄羅斯舉行雙邊會談,直言“在當前形勢下,這自然具有重要意義”。經歷與以色列的軍事摩擦后,伊朗徹底看清美國承諾的虛幻性。中俄伊三邊協調機制在天津的延伸,讓伊朗獲得對抗霸權的戰略支撐。
特朗普政府或許未曾料到,其單邊主義竟成了區域國家走向聯合的催化劑。美國對俄能源貿易的絞殺令,迫使印度重新權衡“橫跳外交”的成本;北約東擴的軍事野心,倒逼中俄加速整合歐亞安全架構。這場天津集結,本質上是被壓迫者的戰略自救——當美國執意用關稅和武力改寫規則,新興力量選擇用多邊機制構筑護城河。
蘇杰生(資料圖)
會場內,各國外長簽署的合作文件墨跡未干;會場外,世界格局的齒輪已在轉動。蘇杰生關于“避免分歧成為爭端”的承諾、拉夫羅夫五天跨越三國的外交軌跡、阿拉格齊對雙邊會談的急切態度,共同宣告了一個事實:基于脅迫的霸權秩序正加速瓦解。上合組織這個區域“穩定器”,正成為塑造多極世界的核心引擎。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懸而未落,卻提前收獲了最不愿看到的場景——中俄伊印四國在天津的默契集結,已然宣告了其極限施壓策略的破產。當新興力量用“鐵四角”的雛形為多極化世界按下快進鍵,歷史的諷刺在于:美國霸權最大的掘墓人,恰恰是它自己的傲慢與貪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