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記者 張漫游 北京報道
日前,因美元資產收益達標速度超預期,部分美元理財產品觸發止盈條件提前終止。
與此同時,理財機構正加速布局美元理財市場,2025年6月新發美元理財產品達161只,同比增幅為31.97%,7月發行量有望維持高位。
然而,與布局熱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元理財收益呈下行趨勢,2025年上半年平均年化收益率逐月下降,6月存續產品收益同比下滑明顯。當前,投資者對是否適合投資美元資產高度關注。市場分析認為,短期“高息窗口”仍具吸引力,但須警惕匯率、利率、政策等多重風險。
收益面臨下行壓力
日前,招銀理財宣布旗下“招睿美元海外QDII尊享目標盈6號”固收類理財產品提前終止,該產品原定2026年12月到期,但因觸發4.20%的年化止盈條件,于7月10日提前終止。此前,農銀理財同類產品亦于2月提前終止,凸顯美元資產收益達標速度超預期。同時,多家理財公司仍在布局美元理財產品。
《中國經營報》記者從普益標準方面獲得的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新發美元理財產品數量總體保持上升趨勢,1—4月穩步增長,5月雖短暫回落,但6月迅速反彈至161只,創上半年新高,顯示出發行端的強勁動力。進入7月后,市場熱度未減,截至7月15日,全市場新發美元理財產品已達68只,按此節奏推算,7月全月發行量有望繼續維持高位,進一步印證了理財機構對美元理財市場的布局積極性。
普益標準研究員何雨芮表示,2024年6月全市場新發美元理財產品僅122款,而2025年6月同比增加39只,增幅達31.97%,反映出理財機構對“降息前高息窗口”的快速響應。
為何機構如此熱衷于布局美元理財?北京財富管理行業協會特約研究員楊海平認為,主要原因包括三方面:其一,理財公司積極尋求提升收益率的可行策略;其二,近期市場對美聯儲降息預期有所增強,美債投資出現“票息+價差”收益機會;其三,布局美元理財產品,滿足了投資者在更大范圍內配置資產的需求。
普益標準研究員董丹濃亦表示,理財公司積極布局美元理財產品主要是為了實現投資者資產的多元化和分散風險。“近幾年,全球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顯著增加,許多國家面臨通貨膨脹、供應鏈問題和地緣政治緊張等挑戰。對此,投資者配置穩定和安全資產的需求上升,美元資產因其全球流動性和避險屬性成為熱點。”
然而,與機構布局熱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元理財的收益正面臨下行壓力。
何雨芮給出的一組數據顯示,6月末存續美元理財產品近1月、近3月、近6月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分別為3.9647%、3.9641%、4.1237%。而2024年6月末存續產品近1月、近3月、近6月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分別為4.6600%、4.5502%、4.3254%,2025年同期收益水平全面低于2024年。其中,近1月收益同比下降0.6953個百分點,降幅較為明顯。
至于美元理財收益縮水的原因,業內人士認為與美元資產價格波動有關。
從2025年上半年來看,ICE(美國洲際交易所)美元指數累計下跌近11%,這是自1973年以來該指數在歷年上半年的最大跌幅。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高級副總監白雪告訴記者,2025年上半年特朗普政府推出“對等關稅”“大而美”法案等一系列內外政策措施,是美元快速貶值的主要原因,市場認為這些政策會給美國經濟、財政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動搖了對美元的信心。另外,現階段特朗普政府也有意推動美元貶值,希望借此刺激美國出口。上半年美元貶值速度在歷史上極其罕見,在美國經濟基本面尚算穩定的背景下,這意味著市場對美元的悲觀預期已接近極致狀態。
白雪進一步指出,基于特朗普政府內外政策對美國經濟的影響逐步顯現,再加上美聯儲有可能在下半年恢復降息,未來一段時間美元還會弱勢運行。不過,考慮到特朗普政府內外政策反復多變,不大可能在明年中期選舉前放任高關稅沖擊美國經濟,下半年美元繼續快速下跌的可能性也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4月以來美元指數快速下跌,和美歐利差擴大形成明顯背離,近期美股也已基本收復了失地。此外,在特朗普第一個任期的頭一年,也就是2017年,同樣出于對他內外政策變化的擔憂,美元指數也曾出現一個深度下跌過程,之后轉入回升。考慮上半年美元大幅下跌的具體原因,對‘美元是否已經處于一輪更長久的下跌周期’,我們認為還需要再觀察。”白雪說。
審慎選擇投資策略
在機構布局升溫與收益下行的博弈中,投資者主要關心目前是否還是投資美元資產的合適時期。
楊海平認為,現階段理財公司平衡美元理財的風險和收益,可重點考慮固收類資產配置,采取措施對沖匯率風險。同時,注重根據美元理財產品的特點,完善合規管理措施,注重投資者適當性管理。
白雪提示稱,投資者一是要關注匯率風險,美元指數若進一步下跌,可能導致匯兌損失;二是要關注利率風險,下半年若美聯儲開啟降息,美元資產收益率料將下行,這將導致債券價格下跌;三是要關注政策風險,美國關稅政策可能在未來幾個月推高通脹,迫使美聯儲維持高利率,加劇經濟衰退風險,從而令美元資產價值縮水。
匯華理財方面指出,目前市場上主流的美元理財方式有三種:一是主投美元存款類理財產品以境內外銀行美元存款為底層資產的理財產品,多為R1級低風險產品,凈值表現相對平穩。與個人投資者自己投美元存款相比,其優勢在于機構議價能力帶來的更高存款利率,同時具備更親民的投資門檻,多數產品支持1美元起投。二是投資美債的美元理財產品,這類產品底層會部分或全部投資美元債,風險水平高于主投美元存款的理財產品,優勢在于除了底層資產產生票息收益外,還能通過債券價格波動爭取獲得資本利得,收益更有彈性但需承受一定的市場波動,適合追求穩健增值且具備一定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三是投資海外權益的理財產品,如通過QDII渠道投資美股、海外基金或結構性衍生品。這類產品具備較高收益潛力但波動較大,建議具有長期投資視野且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進取型投資者關注。
那么,投資者應如何挑選美元理財產品?
匯華理財方面建議,保守型投資者建議重點關注R1級主投美元存款類理財產品;穩健型投資者可考慮關注美債類產品,在可控波動范圍內爭取超額收益;進取型投資者可關注海外權益類理財產品,長期可能有更高的收益機會,但需承受較大的市場波動。
何雨芮提示道,投資者要警惕市場噪音,理性決策。“在投資前,需了解產品風險、底層資產投向等信息,避免盲目追逐高收益或跟風選擇產品。同時要關注政策變化,美國關稅政策、中美利差變動等宏觀因素可能影響美元資產定價,進而影響美元理財收益。”
何雨芮認為,若有留學、跨境支付等美元用匯需求,可適當配置美元資產;若無實際需求,則需謹慎評估匯率波動對整體資產的沖擊。同時,關注產品風險等級,固收類產品適合穩健型投資者,而權益類產品則需要投資者具備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
“在產品選擇上,可以關注止盈機制,如‘目標盈’系列設置明確止盈點的產品,以此鎖定收益,規避市場波動。底層資產方面,可關注美國國債、高評級金融債等低波動資產,避免過度暴露于信用風險較高的企業債或衍生品。”何雨芮說。
在期限策略上,何雨芮認為,考慮到美聯儲的降息預期,或可選擇短期產品,規避未來降息對產品產生的影響。同時,可采用分批配置的方式,避免在匯率高點集中購匯,比如每月按固定金額購匯并配置美元理財,以此平攤成本,降低單一匯率時點風險。此外,在降息預期下,堅持分散配置思維,例如,可以選配人民幣理財產品,避免風險聚集。
白雪認為,短期配置策略方面,可以通過美元存單、短期美債等鎖定高息收益,同時利用期權對沖匯率風險。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美聯儲政策轉向信號,若7月議息會議釋放鴿派信號,應及時減持美元資產。中長期來看,建議減少對美元資產的過度依賴,增持黃金和人民幣資產進行對沖。
(編輯:曹馳 審核:何莎莎 校對:顏京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