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肯尼亞內羅畢的一間逼仄公寓里,十幾名來自烏干達的難民正于異國他鄉奮力探尋一方屬于自己的容身之所。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是因烏干達在2023年頒布的嚴苛法律而背井離鄉。該法律將“嚴重同性行為”列為重罪,最高可判處死刑。盡管許多人并未被正式起訴,但面對警方的威懾、鄰居的敵意,甚至家庭成員施加的威脅與暴力,他們別無選擇,只能踏上逃亡之路。
28歲的凱恩便是其中一員。數月之前,他與男友遭人舉報后遭到圍捕。雖最終未被拘押,但那一晚遭受的毆打,以及社交媒體上個人信息的泄露,已然將他的生活徹底摧毀。他被父親逐出家門,失去了工作,只能徒步穿越邊境,來到肯尼亞。他感慨道:“我并不明晰未來的方向何在,但我絕不能回去。在那里,沒有明天可言。”
聯合國難民署針對此類個案專門設立了處理程序,并與肯尼亞的相關組織攜手合作,為難民提供庇護與基本援助。然而,肯尼亞對性少數群體的接納程度本就有限,難民們在此依舊面臨著就業、居留、醫療等諸多難題。部分人被出租屋房東驅趕,或是在街頭遭遇襲擊,只能憑借互助網絡勉強度日。
盡管處境艱難,但在這些難民之間,一個互助社區正悄然形成。他們共居一室,輪流做飯,相互照料,還通過在線平臺與國際組織及志愿者取得聯系,申請重新安置。一位名為麗貝卡的跨性別女性說道:“我們失去了自己的國家,但在此處,至少我們彼此理解。”
難民署發言人坦言,目前資源匱乏,安置等待時間漫長,有人在肯尼亞滯留長達數年之久。鑒于烏干達法律愈發嚴酷,相關難民數量不斷攀升,國際社會持續施加壓力,期望推動更多國家開放人道通道。
這些跨性別難民的經歷,直觀地展現了烏干達立法對個體命運造成的直接影響,也反映出區域避難機制所面臨的緊張局勢與嚴峻挑戰。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生活邊緣,他們在艱難的處境中竭力捍衛尊嚴,尋覓一方屬于自己的安全凈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