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wǎng)7月23日報道 據(jù)法新社7月22日報道,“我們已經(jīng)餓得沒力氣了。”法新社駐加沙地帶的多名記者表示,由于嚴(yán)重食物短缺,他們報道哈馬斯與以色列戰(zhàn)爭的工作正變得越來越困難。
報道說,這些巴勒斯坦籍的文字記者、攝影記者和視頻記者描述了極端饑餓、飲用水匱乏以及日益加重的身心疲憊,這些因素有時影響了他們對這場戰(zhàn)爭的報道。
35歲的巴沙爾·塔利布是法新社四名入圍今年普利策獎評選的攝影記者之一,現(xiàn)棲身于加沙北部的家宅廢墟中。
“我不得不多次放下工作為家人尋找食物,”他說,“這是我第一次感到徹底崩潰。”
他的同事、同樣35歲并入圍普利策獎的攝影記者奧馬爾·卡塔表示自己已精疲力竭。
“我必須攜帶沉重的設(shè)備徒步數(shù)公里……我們無法再前往新聞現(xiàn)場,我們已經(jīng)餓得沒力氣了。”
他依賴止痛藥緩解背痛,但表示藥店已找不到基本藥品,而維生素和營養(yǎng)食物的缺乏使他的情況雪上加霜。
45歲的加沙城記者哈德爾·扎農(nóng)稱自戰(zhàn)爭爆發(fā)以來體重已下降30公斤。他描述因缺糧少水而昏厥,并飽受“極度疲勞”和工作困難困擾。他說:“我的家人也到了極限。”
47歲的攝影記者埃亞德·巴巴從加沙南部流離至代爾拜拉赫,在以色列本周的攻勢下,他不得不離開過度擁擠且衛(wèi)生條件惡劣的難民營,以天價租金為家人租房。
“我再也受不了這種饑餓,我的孩子們正在挨餓。”他坦言。
“在工作中,我們目睹了各種形式的死亡。對死亡的恐懼如影隨形。”他補充道。
他說,在加沙做記者意味著“在槍口威脅下工作”,但“饑餓的痛苦比對轟炸的恐懼更難受……饑餓讓人無法思考”。
30歲的法新社記者阿赫拉姆·阿法娜指出另一個困境:高昂的銀行手續(xù)費和稀缺物資的惡性通脹引發(fā)的“現(xiàn)金危機”使情況惡化。
“大米100謝克爾,糖超過300,面條80,一升油85到100。番茄售價70到100。葡萄、無花果這類應(yīng)季水果每公斤也要100。”
“我們買不起。我甚至想不起它們是什么味道了。”
這位記者描述自己在悶熱難當(dāng)?shù)钠茙づ裰泄ぷ鳌!拔倚袆舆t緩。威脅我們的不僅是轟炸,還有正在吞噬我們的饑餓。”
“我不只是在報道(戰(zhàn)爭)災(zāi)難。我正在親身經(jīng)歷。”(編譯/趙可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