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新聞網消息,當地時間7月14日,特朗普在與北約秘書長呂特會晤時放話,若俄烏50天內沒達成協議,美國將對與俄有貿易往來的國家征收高達100%的二級關稅。這道通牒拋出后,普京連續兩天未作直接回應。外界紛紛猜測,這位俄羅斯總統的沉默背后,是否在為沖突升級做準備?特朗普的“大計劃”不止于此。他宣布美國會通過北約向烏克蘭提供“頂級武器”,像“愛國者”防空導彈等,而費用由歐洲盟友承擔。
呂特對此表示感謝,稱這能讓烏克蘭獲得大量軍事裝備以維持抵抗。美國兩黨部分支持烏克蘭的議員覺得,這或許是結束沖突的“重錘”。但俄衛星通訊社引述專家分析,特朗普此舉是想“腳踏兩只船”,畢竟他自己也承認“這對我們來說就是做生意”。面對特朗普的威脅和軍援計劃,俄方態度平淡。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14日稱,俄美有必要繼續保持對話。他還提到,美國一直在向烏克蘭供應武器,且會繼續下去。
普京和特朗普(資料圖)
更值得關注的是,路透社15日援引三名熟悉俄高層想法的消息人士的話,普京“并不畏懼”特朗普的威脅。其中一名匿名消息人士表示,普京認為是美西方不愿就俄方和平條件展開“實質性討論”才導致僵局,所以會繼續推進軍事行動,直到美西方愿意認真談判。普京的底氣或許來自戰場態勢。據開源情報地圖“DeepStateMap”數據,過去三個月俄羅斯已推進約1415平方公里。
據央視新聞,俄羅斯總統普京當地時間16日視察了俄羅斯最大鋼鐵生產企業——位于莫斯科以東約1700公里處烏拉爾山脈南段的馬格尼托哥爾斯克鋼鐵廠。克里姆林宮7月15日表示,特朗普的聲明“事關重大,需審慎研判”。普京迄今未就此公開置評。據悉,這是自美國總統特朗普7月14日宣布對烏克蘭新軍援,并威脅若50天內無法達成協議結束俄烏沖突便對俄羅斯實施“嚴厲關稅”、對俄出口買家實施次級關稅制裁以來,普京首次公開露面。
普京(資料圖)
軍事上,埃及退訂俄羅斯蘇35戰斗機,蘇聯時期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修了8年宣告放棄,未來俄羅斯可能成為聯合國五常中唯一沒有航母的國家。即便如此,普京仍有自己的和平條件,包括北約就“不得東擴”作出有法律約束力的承諾,烏克蘭保持中立并限制武裝力量,保護烏境內講俄語居民權利,承認俄羅斯已控制的領土等。
他還愿意討論由主要大國參與的烏克蘭安全保障機制。俄外交部副部長加盧津14日表示,俄羅斯將繼續與烏克蘭進行直接談判,只是第三輪談判具體日期尚未確定。特朗普的關稅威脅實際效果存疑。美俄雙邊貿易額已從2021年的350億美元降至2024年的35億美元,美國對俄直接制裁空間有限。而二級關稅針對的是與俄有貿易往來的國家,路透社能源專欄作家克萊德·羅素曾認為,這一威脅雖“瘋狂大膽”,但相關國家未必會為取悅美國放棄對俄貿易。
普京(資料圖)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此前也明確,中俄合作不針對第三方,不受第三方影響。英國廣播公司報道顯示,特朗普宣布相關決定后,莫斯科股市反而上漲,可能是因為投資者預期的關稅比實際威脅更高。烏克蘭方面,澤連斯基14日與美國俄烏事務特使凱洛格會談時,感謝特朗普的支持,還提到要加強防空、聯合生產武器等。
但美國“愛國者”防空導彈儲備緊張,英國《衛報》稱其僅能滿足五角大樓所有軍事計劃約25%的需要,恢復對烏軍援后首批僅提供10枚,烏克蘭戰略產業部部長顧問尤里·薩克直言這“杯水車薪”。普京沉默的這兩天,俄羅斯的行動和態勢已傳遞出不少信號。無論特朗普的通牒是否奏效,俄烏沖突的走向仍充滿變數。普京的沉默,或許不是退縮,而是在積蓄力量,為接下來的局勢變化做準備,沖突升級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