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〡李老逵
近日,一篇題為《女律師十年體檢未有“患癌風險”預警,確診已是腎癌晚期》的文章引發關注。報道稱,北京執業律師張曉玲連續10年在愛康國賓進行體檢,從未檢查出患癌風險,卻在2024年被確診為“透明細胞型腎細胞癌”。這位律師認為,愛康國賓存在漏檢、誤檢問題,并質疑愛康國賓的體檢是“假體檢”。
昨日,愛康國賓發布聲明表示:
愛康的體檢報告真實記錄體檢者的檢查結果。由于任何癌癥的發生從基因突變/變異、甲基化修飾異常、抑癌基因的失活、致癌基因的激活再到最后癌變都有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取決于體檢的時間點、檢測方法、檢測設備以及醫師的專業水平,有些癌癥可以被檢測到,有些癌癥還無法檢測到。體檢沒有檢測到有可能按照當時使用的檢測手段與在那個時間段確實無法檢測到,最終要以實際情況來鑒定。
對于愛康對張女士的體檢結果是否存在問題,愛康將和張女士一起委托第三方權威機構及專家來進行論證分析,最終以第三方權威機構及專家意見為準。如果出現愛康有責,愛康一定會承擔責任,絕不會逃避。
由于張女士罹患的是腎臟透明細胞癌,是腎癌中最常見的亞型,其發展速度因人而異,受多種因素影響。部分腫瘤可能生長緩慢,部分病例進展迅速。根據2015年發表在《Springer plus》的《臨床顯著“腎癌”的生長率》論文顯示:根據提出的模型,“臨床顯著”腎癌的平均生長速度為2.13厘米/年(范圍為0.2厘米/年-6.5厘米/年)。腫瘤生長速率與患者年齡呈負相關,年輕患者腎腫瘤生長速度更快。
在張女士的2023年10月的體檢報告中,愛康提示“右腎鈣化灶,左腎錯構瘤可能”。張女士對外公布的2024年11月在北京某醫院的病理報告中顯示的標本大小在3.3cmx3cmx3cm,分期pT1aNxMx,明確診斷為腎癌早期,不是晚期,報告中沒有診斷骨轉移。根據以上的第三方的學術研究,從2023到2024年的一年中,該標本的大小在癌癥的增長速度范圍內。也就是從2023年10月到2024年11月中,癌癥可以從一個無法被檢測到被檢測到的發展過程。當時超聲檢測無癌癥跡象,只要張女士同意,愛康可以公開超聲截圖。
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根據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2022版《腎細胞癌診療指南》,目前尚無公認的用于腎細胞癌早期輔助診斷的血清腫瘤標志物,也就是張女士提到的做了十年癌胚抗原CEA的檢測結果與腎細胞癌沒有被認可的關聯性,不能用于是否存在腎細胞癌的風險評估,與腎癌無關。
初看到評論區一片為愛康點贊和支持的聲音,我還覺得奇怪,難道這個企業的形象竟然如此之好,態度如此真誠,以至于打動了所有網友么?
仔細一看,原來是愛康集團自己的公眾號評論區,而澎湃新聞對這個聲明的評論區長這樣:
所以愛康其實不用忙著公開超聲截圖,不如先公開公眾號后臺,讓大家看看全部留言吧。
張律師是我的同行,使用的是應該是協會統一的套餐,要知道律協一年的會費也就1500元,這樣的一個體檢套餐價值多少,能查出多少,經常體檢的人應該心里有個大概的數。
我之前和一個做體檢行業的聊過,癌癥種類很多,篩查很復雜,確實不是一個標志物能搞定一切的,各種類型查下來,恐怕至少要好幾萬。
這也就是愛康聲明里振振有詞說的:“目前無公認的用于腎細胞癌早期輔助診斷的血清腫瘤標志物,也就是張女士提到的做了十年癌胚抗原CEA的檢測結果與腎細胞癌沒有被認可的關聯性,不能用于是否存在腎細胞癌的風險評估,與腎癌無關。”
至于超聲檢測,愛康認為該標本的大小在癌癥的增長速度范圍內。也就是從2023年10月到2024年11月中,癌癥可以從一個無法被檢測到被檢測到的發展過程。當時超聲檢測無癌癥跡象,只要張女士同意,愛康可以公開超聲截圖。
所以問題就兩個,一是張女士選擇的檢測手段,是不是本來就查不出腎癌,二是當時的超聲波,到底能不能看出腫瘤,也就是到底是當時就有沒看出來,還是后來出現,增長速度正常。
這些,確實有待權威專家和機構給個說法。另外還有一個關鍵,“右腎鈣化灶,左腎錯構瘤可能”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果這里的“瘤”可能就是惡性腫瘤,那么為什么沒有相關風險提示,反而按照張律師的說法,愛康說“不需要任何處理”?
流傳出來的2022 年體檢報告截圖,雙腎部分確實是“未見明顯異常”。
所以,還是讓子彈飛一會兒,等等權威機構的鑒定結果吧。
關于機構的選擇,出于“你懂的”原因,建議張律師委托國際上知名的機構檢驗,畢竟一個自然人,哪怕是職業律師,面對一個體量龐大的醫療集團,能夠調動的相關資源比起來,也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其實,現在有錢的人都是每年去日本等國外體檢,國內的體檢,呵呵,和拜佛求簽差不多吧,更別說只有價值幾百元的那些基礎套餐了,更多的說難聽點,不過是一種心理安慰。
體檢確實不是萬能的,但絕不能成為疾病的幫兇。很多人選擇愛康慈銘這樣的大機構體檢,還是基于信任,希望體檢能夠把好關站個崗起到預警作用。如果確實技術上達不到或者檢驗項目沒有包括,可以理解。但是如果漏檢、誤檢成為常態,那就真的耽誤了病情,成為疾病的幫兇了。
更不能是交錢之前:“我們是權威機構能夠全面篩查”;出事之后:“現有技術手段受限確實無法檢測到”,翻臉比翻書還快。
不過說實話,以目前的醫療現狀,正規大醫院尚且不那么靠譜,就別說這些民間的體檢機構了。“小病從醫,大病從死,活時盡興,去無所羈”---這是很多人的信條,也是現實之下的無奈。
“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著見閻王”、“住上一次院,三年活白干”、“一人得病,幾代受窮”、“辛辛苦苦奔小康,得場大病全泡湯”……這是我國許多中低收入人群面臨大病來襲時的真實寫照。
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天下烏鴉均是一般。張律師,把求簽當護佑,這就是你的不對了。
-完-
親愛的讀者,由于規則變化,想要第一時間收到老李的文章,請給本號設個“星標”吧,否則推送不到。
1.進入公眾號
2.點右上角的“...”
3.再點“設為星標”即可
全文2400余字,喜歡請分享、點贊、在看三連。
作者:李老逵,法學雙碩士畢業,曾在國務院部委工作多年,嫉惡如仇,仗義敢言,因此辭職改做執業律師。赤子之心不改,憂國憂民常在,忙時搬磚,閑暇寫作。文章多替蒼生寫,不為君王唱贊歌。
發聲不易,敬請搜“jinliandeliangyigan”(金蓮的晾衣桿)或長按下方二維碼,加本人微信進粉絲群,讓我們永不失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