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內蒙古日報
群眾反映的訴求多久有回應?在赤峰市巴林左旗,答案是“5分鐘響應,最快半天解決”。
“真是感謝綜治中心,幫我在很短的時間內討回了1.4萬元賠償。”7月12日,巴林左旗十三敖包鎮豐水山村村民呂桂萍說起這事,至今難掩激動。呂桂萍家2.6畝林地120多棵楊樹不幸被鄰居燒毀,多次協商無果。她抱著試試的心態撥通旗綜治中心電話后,中心立即“派單”至十三敖包鎮綜治中心。辦事員迅速介入調解,與涉事村民取得聯系,最終讓對方賠付呂桂萍1.4萬元,快速解決了這場財產損失糾紛。這樣的高效,源于巴林左旗織密的“訴求響應網”。近年來,巴林左旗打造“巴林左旗綜治便民服務”微信平臺,并整合旗綜治服務中心熱線、12345政務服務熱線等,隨時受理群眾各方面訴求。“以前辦事跑斷腿,現在群眾可選‘網上說’‘電話說’‘大廳說’等方式表達訴求,旗、鎮二級綜治中心實時接單、快速辦理。”巴林左旗委政法委副書記王世超說。
高效的背后,是一套管用的機制。巴林左旗創新實施“三級聯動 五級調處”綜合治理體系,明確旗、鎮、村三級權責,實現問題“發現早、分流準、解決快”。
嘎查村(社區)一線收集信息、辦理日常事務、調解初級矛盾;蘇木鄉鎮(街道)推行“一中心四個工作組”模式,對訴求精準分類、派發,閉環管理;旗級采用“一中心、九協調組”模式,綜治中心統籌協調司法、信訪、法院等九個專業力量,化解各領域矛盾。
同時,巴林左旗設置嘎查村社區源頭化解,鄉鎮綜治中心合力化解,鎮級主要領導牽頭調處,旗級綜治中心專項化解,旗委、旗政府兜底解決的“五級調處”機制,讓旗、鎮、村三級任務更加清晰、責任更加明確,實現高效聯動、上下貫通。
碧流臺鎮南楊營子村村民李子良對此深有體會。春耕時節,他與鄰居因土地邊界問題爭執不下,雙方各執一詞,矛盾愈演愈烈。該鎮綜治中心主任潘宏偉接到反映后,立即帶領派出所民警、司法所工作人員,帶著土地臺賬趕到現場。他們踏入田地,對照歷史記錄,實地測量,不到半天時間,清晰劃定了邊界,成功避免了一場潛在沖突。
這套機制不僅解決“小事”,也能啃“硬骨頭”。碧流臺鎮笤帚苗產品經紀人劉志勇與南方經銷商交易一批笤帚苗,對方拖欠7萬余元貨款,追討無果。劉志勇求助旗綜治中心后,法院調解員利用巴林左旗人民法院人民調解平臺,通過線上視頻的形式與對方企業進行溝通協調,成功追回全部欠款。“我以為錢打水漂了,沒想到幾天就要回來了。”劉志勇激動地向綜治中心送來錦旗致謝。
2024年,巴林左旗累計排查處辦群眾訴求投訴建議4072件,解決4005件,解決率達98.35%,滿意率達100%。
如今在巴林左旗,185名嘎查村社區書記帶領8375名治理工作人員活躍在一線,成為服務群眾的“前哨”;51名專職調解員,566個黨小組,1322個網格,6487個聯戶區,構建起精細化管理網絡,將矛盾糾紛消除在萌芽狀態。
從指尖到田間,從鄰里小事到經濟糾紛,巴林左旗正用一套運轉高效的綜治體系、一支扎根基層的隊伍,守護著百姓日常煙火,滋養著民生溫度,書寫著基層善治的生動篇章。(記者 王塔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