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美國海軍曾探討將驅逐艦主炮從127mm升級至137mm的可行性,但經過長時間研究,最終這種構思并未得以實現?
首先分析其構思的含義,127mm主炮雖能滿足基本作戰需求,但對裝甲目標的穿透力有限。137mm火炮的炮彈重量和初速更高,可顯著提升對日本驅逐艦、巡洋艦等目標的毀傷效果。例如日本驅逐艦吹雪級裝備127mm主炮,而美國若以137mm炮對抗,在射程和穿甲能力上可形成優勢。此外,更大口徑的炮彈對敵方艦艇上層建筑的破壞范圍更廣,能有效壓制敵方火力。
比如在太平洋戰爭中,驅逐艦頻繁承擔對陸火力支援任務。如果換成137mm炮彈的話,可以對工事和灘頭目標造成更大規模的破壞;又比如在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中,弗萊徹級驅逐艦的127mm主炮面對堅固防御工事時顯得疲弱,但如果換成137mm主炮的話,結果肯定會不一樣。而且137mm主炮的彈道性能更適合中高空防空,配合VT近炸引信,可在更遠距離攔截敵方轟炸機。
看起來,升級137mm主炮可兼顧對海、對空、對岸多任務需求,聽起來確實厲害,但為什么最后未能落實呢?首先是驅逐艦噸位和空間的沖突,以弗萊徹級為例,其標準排水量只有2050噸,若強行安裝更大口徑火炮,可能導致重心失衡、航速下降,而且換裝更重的137mm主炮,還意味著需要重新設計炮塔、甲板結構及彈藥庫,這種牽一發動全身的改動,需要投入遠超預期的成本。
再者仍然還是錢的問題。要知道美國在二戰期間,將主要工業產能投入航母、戰列艦和新型武器研發上。驅逐艦作為“消耗品”,核心需求在于“量大管飽”,試想如果美國為175艘弗萊徹級驅逐艦全部替換成137mm主炮,還要重建生產線并培訓炮手,花銷數千萬美元也算保守的了,拿這錢多搞點航母它不香嗎?
筆者個人猜測,美國可能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德國的踩雷經驗“啟發”,當時德國嘗試在1936A型驅逐艦上安裝150mm主炮,最終發現重量過大、適航性差,不久后又在1936B型上恢復成了127mm炮,這一事例,明確驗證了大口徑火炮在驅逐艦上的技術風險。
當然,考慮到當時技術水平和局勢狀況,加之實踐樣本不多,我們無法武斷否定驅逐艦搭載137mm主炮必定是個錯誤選擇,剛好最近《戰艦世界》國服14.6版本上線,還真的實裝了3艘搭載137mm主炮的M系驅逐艦,姑且撇下現實中是否可行,反正筆者玩了一下9級的克里斯托弗和10級的布洛士,這137mm主炮驅逐艦確實蠻頂的。
以10級船布洛士為例,這艘船無視船體增大的弊端,一口氣安裝了6門137mm主炮,炮管大了自然隱蔽性和機動性會有所下降,但犧牲這些所換來的,是主炮能夠發射更重型的SAP彈,再加上WG“魔法加持”,給到主炮3.5秒的射速,直接將DPM抬到了30W水平,盡管23mm穿深可能難以擊穿戰列艦裝甲,但仍可以靠著8%點火率給敵方戰艦上火蹭傷害,甚至拖刀時還能依靠19033標傷的魚雷與對手拼刺刀。
除了出色的火力,包括布洛士在內的幾艘新驅逐艦,還搭載了全新機制的“計時發煙器”,這些發煙器有著一個總使用時長,啟動后只要玩家不主動關閉,發煙器就會持續生效,并不斷減少時長。這種隨時隨地開關的發煙器使用節奏更靈活,只要時長還沒歸零,就可以一直使用,而缺點也很明顯,僅5秒的生效時間,往往要求玩家在進攻和撤離中作出抉擇,更考慮玩家對節奏把控的能力。
總的來說,這幾艘船的玩法機制確實很特別,如果各位想親身體驗137mm主炮驅逐艦強不強,可以在軍械庫購買序列禮包抽取,注意序列禮包只能開出7~9級船,10級船布洛士則需要在清空所有序列禮包后,再用金幣購買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