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與前兩年相比,已經出現了“前浪退后浪”的更替趨勢,既有那些巨頭車企依然穩坐一線陣容,也有其他品牌出現不同程度的滑落和更替。其中一向被稱為“蔚小理”的新造車勢力,就受到了來自一些新品牌的挑戰,甚至大有取而代之的風向。而這兩年以快速崛起著稱的零跑,無疑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如果不是喜歡研究車、對新能源汽車有所了解的人,可能你說零跑他還不一定知道。因為就在2年前的2023年,零跑這個聽起來還比較陌生的汽車品牌,短短2年就完成了從小透明到銷量一哥的蛻變,2024年總交付29.37萬輛。盡管在新勢力榜單中排名僅次于“蔚小理”,但銷量比2023年翻了一倍,市場影響力也大幅提升,如此迅猛的發展勢頭,恐怕任何一個競爭對手看了都要顫抖。
當然,零跑的崛起也并非在旦夕之間,它的出道、成名、破圈,直到完成上位,與它深厚的技術優勢和極高的性價比有著直接的關系。
靠“堆料”出道
不是每家汽車公司都有深厚的歷史底蘊,經歷過各種風風雨雨,也不是每個公司都會上演“出道即巔峰”的奇跡。就拿突然崛起的零跑來說,2015年正式掛牌成立,從一開始到現在,零跑一直在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極致性價比,用堆料來突出價格,用同等車型一半的價格,對標其他品牌的質量和駕駛體驗。
正是這一種以低價為主的打法,讓零跑獲得了許多年輕群體的力捧,也讓它有了“價格屠夫”、“極致性價比”的外號。
雖然早期的S01、T03這些車型大多以小型兩門為主,深受女性喜歡,但從C01開始,主打智能化與高性能化,敢于用同等車型一半價格來配置與其他車型一樣的真材實料,讓零跑贏得一大批忠實用戶,也讓其“堆料”的標準配置名頭不脛而走。
不是每一個公司都擁有“百年”的底蘊,但也不是每一種車都能像零跑一樣敢把低價做到極致,敢把利潤建立在“砸錢”的基礎上。甚至就像許多人聽到的一個說法:新能源汽車都是在虧錢造車,那他們靠什么賺錢?
一邊“虧損”,一邊狂奔的零跑
從2025年的財報不難看出,一季度零跑營收100.2億元,同比增長187.11%;歸母凈利潤為-1.3億元,同比增長87.13%。盈利增長都很出色,甚至在所有新能源車企中,這份財報幾乎是“獨一份”的斷檔領先,無論是營收增長,還是凈利潤增長,都碾壓其他車企。但依然虧損1.3億元,可見這些年,為了靠“堆料”贏得消費者的認可,零跑真的事不惜血本,敢于燒錢。
看了更讓人細思極恐的是,如果算上自2019年以來在研發和技術改進上的投入,前后6年時間,凈虧損達到了169.93億元,哪怕2024年銷量翻倍,但這個新能源造車的“魔咒”,似乎無一例外的籠罩在每一家車企頭上,零跑當然也不例外。以當前10萬元-20萬元的售價來看,每賣出一輛車都在虧損,可讓人感到費解的是:大家都在虧損,那企業如何維持?日常的經營所需費用又出在何方?
2025年一季度是零跑創建以來的首次實現盈利,也是在眾多新能源車企中,和理想一樣開始盈利的行業“白馬”,可以想象,其他車企都在擴張和疾進之中,用互聯網思維收割了一干用戶,讓股民成了最大的“冤大頭”,而目前尚未上市的零跑,如果不是背靠著名的安防巨頭大華,公司創始人是大華主要創始人之一、副董事長,很難說如此“燒錢”,一邊虧損,一邊狂奔的零跑,不會步入資金斷鏈、難以為繼的地步。
未來的出路在哪里?
出道、成名、高速狂奔到迅速擴張,形成規模化走向國際化,這無疑是中國新能源車企如出一轍的發展之路,哪怕背負169億的虧損,但似乎各路資本、各個行業分析機構,都還是看好零跑的發展潛力,認為它不僅坐實了新能源黑馬的名頭,未來極有可能成為股市的“潛力白馬股”,上市后獲得更多資本的青睞,一戰登上巔峰,也不是不可能。
至于市場和資本憑什么看好零跑,恐怕這與它本身帶有大華背景有莫大關系。作為已經在資本界毋庸置疑的大華,需要零跑來轉換資金流向,通過新的玩法,切換一些常人很難洞察的資金流通。反觀如今勢如破竹、一路高歌猛進的零跑,除了產品極致的性價比,這些年廣泛的銷售渠道,對用戶需求的精準拿捏,都是其不可忽視的優勢所在。
不可否認其黑馬成色,很難說它這條親民路線是為了打開新的銷售空間,還是在醞釀更大的動機、布局一盤普通人看不懂的棋局,當整個新能源行業都在拼命為突出自身的優勢絞盡腦汁、想方設法創新,零跑除了一再突出價格優勢,手里還有多少牌可以打?未來靠什么支撐起更大的空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