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師,今天的手工課是剪紙小動物嗎?我昨晚就準備好彩紙啦!”清晨,宜賓市敘州區金江社區活動室里,8歲的小雨拉著大學生志愿者小蘭姐姐的手,眼睛亮晶晶。在她身后,幾張課桌拼成的手工臺上,彩紙、剪刀早已鋪開,靜待孩子們的巧手翻飛。
7月7日,宜賓市敘州區柏溪街道金江、岷江、振興社區的“愛心暑托班”率先啟動,為轄區內的困境、留守及流動兒童撐起一片安全、充實的夏日晴空。隨后,崇德、聯合社區也相繼開班,一場以“守護”為名的暑期公益行動在5個社區全面鋪開,為期1個月,為孩子們打造快樂成長的“第二課堂”。
志愿者耐心輔導暑期作業。敘州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按需定制,從“托管”到“成長”
“我們兩口子都要上班,孩子暑假一個人在家,既擔心安全,又怕他荒廢時間。社區這個班,真是送到心坎上了!”岷江社區的李爸爸坦言。暑托班非簡單“看孩子”,社區精準對接家長需求與孩子興趣,精心設計了“成長套餐”:
課業加油站:大學生志愿者化身“學業伙伴”,耐心輔導暑期作業,查漏補缺。
創想夢工廠:科普小實驗點燃好奇之火,藝術手工課激發無限創意,紅色故事會播撒愛國種子,讓孩子們動手動腦,樂在其中。
安全“童”行記:社區民警、醫生、消防員紛紛走進課堂,防溺水知識、法治小故事、健康飲食指南、應急逃生演練等等,以生動“體驗課”為孩子們撐起全方位“安全傘”。
中醫初體驗:社區醫院中醫師帶領孩子聞識百草,制作驅蚊香囊,在“望聞問切”游戲中感受傳統智慧。
就地聚力,從“資源”到“陪伴”
場地有限?各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活動室化身多功能“學習樂園”。
師資不足?柏溪街道廣發“英雄帖”,匯聚多元力量——
安全知識搶答。敘州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青春力量:招募返鄉大學生志愿者擔任主力教員,他們是孩子們眼中親切的“哥哥姐姐老師”。
專業守護:聯動社區民警、醫生、消防員,將專業知識轉化為孩子們聽得懂、學得會的“安全錦囊”。
社區能量:發掘整合社區內部資源,共同為暑托班的高質量運行保駕護航。
悄然生變,從“獨處”到“樂園”
午后,金江社區活動室,笑聲、掌聲、喝彩聲交織成一片,奏響夏日的歡快樂章。
“以前放假只能在家看電視,現在天天盼著來社區!”留守兒童小張同學興奮地說,“有老師輔導作業,有朋友一起做手工,還能跟警察叔叔學本領!”對孩子而言,暑托班不僅是學習場所,更是拓展視野、結交伙伴、感受社會關愛的溫暖驛站。
孩子們制作驅蚊香囊。敘州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從“看護難”到“樂悠悠”,柏溪街道的愛心暑托班,以社區為基,以愛心為橋,以需求為引。它托起的不僅是孩子們安全充實的假期時光,更編織了一張由關懷、知識與歡笑共同構筑的守護之網。(陳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