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屏山縣老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研人員利用高清監測設備,首次在野外環境中完整記錄到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紅腹角雉的孵卵及育雛行為全過程。
▲雌性紅腹角雉正在孵化幼鳥 圖據屏山融媒
視頻畫面中可以看到,這只雌性紅腹角雉的褐斑羽色與樹干幾乎渾然一體,它用體溫孵育著四枚鳥蛋,并不時警覺地觀察四周。雛鳥破殼后,母鳥用翅膀為幼雛筑起“保溫屏障”,為它們遮風擋雨。
待雛鳥吸收完體內殘留的卵黃營養、羽翼初成,母鳥便帶領孩子勇敢躍下大樹,開啟新生?!啊逡弧昂罄暇奖容^冷,每天都在下雨。一般來說,母鳥會在第三天帶領幼鳥下樹,但據我們觀察,它是在第四天下的樹?!笨蒲腥藛T張秀雷介紹道。
據長期在該區域研究的四川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付義強介紹,紅腹角雉生性機警,巢穴多隱藏于海拔1500—2000米的密林陡崖,找到活體孵育巢的概率極低。其野外繁殖行為此前僅有零散紅外影像或間接痕跡,這次連續、完整的自然孵育記錄在四川乃至全國都極其罕見,為我國雉科鳥類生態學研究提供了稀缺的野外實證資料,對深入探究該物種的繁殖策略與野外生存適應機制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說明老君山天然闊葉林生態系統保護得非常完整。
據悉,四川老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首個以保護四川山鷓鴣等雉科鳥類為主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近年來,保護區通過持續實施植被修復和生態廊道建設,建立全域網格化巡護體系和智能監測網絡,有力有效保障了野生動植物的安心繁衍與自在棲息。
“本次拍攝的紅腹角雉繁殖影像,是老君山保護區多年來堅持‘最小干預、最大保護’理念的有力見證。”四川老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中心宣教股股長李健表示,未來,保護區將繼續筑牢生態屏障,讓更多珍稀物種在這里延續生命。
屏山融媒 紅星新聞記者 羅敏
編輯 楊珒 責編 李彬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