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天木 封面新聞記者 伍雪梅
7月17日,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2025年水稻單產提升整建制推進工作會在李莊鎮拉開帷幕。來自宜賓市各區縣和翠屏區各鎮、街道農業系統的技術骨干代表,通過現場觀摩與專家授課相結合的方式,為翠屏區2025年水稻大面積單產提升筑牢技術根基。
在李莊鎮“田之星”千畝水稻單產提升示范基地,綠油油的稻田如畫卷鋪展,智能化施肥無人機正有序作業。參會人員沿著田埂實地觀摩,緊湊合理的水稻行距株距、科學設置的病蟲防控設施吸引眾人駐足。專家下到田頭觀察水稻抽穗揚花情況,與農技人員就水稻生產中肥藥使用、水分管理、機械作業以及再生稻蓄留等方面的實際問題進行指導交流。
宜賓市翠屏區的稻田。(游天木 攝)
“這片示范田采用2023年入選國家超級稻的水稻良種——品香優秱珍,配合測土配方施肥和病蟲害綠色防控等高產高效措施,預計頭季稻產量800公斤左右,再生稻產量300公斤左右,兩季達到‘噸糧田’水平。”翠屏區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張家豪介紹道。
培訓會上,農業農村部科技包縣專家團帶來了一場“科技盛宴”。來自四川農業大學、中國水稻研究所、四川省農科院的四位專家結合翠屏實際,對農田資源保護利用技術、系列優質高產水稻品種特性、水稻全程機械化栽培技術、“噸糧田建設”實戰經驗等內容進行授課。專家們深入淺出的講解讓大家頻頻點頭,參會人員筆記本上記滿了“底肥一道清”“機插秧育苗”“淺水促蘗”等技術要點。
宜賓市翠屏區的稻田。(游天木 攝)
“翠屏區‘田之星’水稻示范基地的種植情況在全省范圍內位于前列。”四川省農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徐富賢研究員談到參觀感想時說,當前田間高產基礎已經建立,下一步要繼續做好科學施肥、高溫防護、蟲害防治等相關工作,為中稻—再生稻的產量提供技術保障。
據了解,宜賓市翠屏區作為2025年全國水稻單產提升整建制推進縣,今年整合相關項目資金2000余萬元投入水稻生產,夯實良田基礎,強化良種支撐,提升良機效能,完善良法配套。下一步,宜賓市翠屏區將緊緊圍繞“四良”融合加快關鍵措施落實落地,確保完成全區水稻單產提升整建制推進任務。
專家下到田頭觀察水稻抽穗揚花情況。(游天木 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