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們,今天我們都來當孫悟空,跟著草藥精靈‘儒小憶’打妖怪啦!”近日,濟寧任城區古槐街道大石橋社區團支部聯合濟寧醫學院杏林草本志愿服務隊在轄區鑫誠幼兒園開展“小中醫打妖怪”主題活動,志愿者“云朵姐姐”的開場白剛落,活動室里就響起孩子們雀躍的歡呼聲。這場別開生面的中醫啟蒙課,通過闖關游戲讓孩子們在歡笑中親近傳統文化,感受中醫的奇妙。
活動以“儒小憶”開啟的闖關環節拉開序幕。動畫里,頂著橘子皮頭套的陳皮自稱“放了100年的零食”,拄著拐杖的艾草說“你姥姥端午掛的就是我”,帶著露珠的薄荷一開口就讓人想起 “含著冰塊的清涼”。孩子們爭相舉手搶答,稚嫩的聲音喊出“陳皮”“艾草”“薄荷”,答對的小朋友立刻收獲一朵小紅花,臉上滿是驕傲。
“草藥吐槽大會”上,紫蘇、菊花、玫瑰花等五種草藥依次“登場”。志愿者剛展示出紫蘇的圖片,穿紅裙子的小女孩就舉手:“它是紫臉蛋!”引得全場大笑。隨后的“蘿卜蹲”游戲更是熱鬧,“紫臉蛋蹲、小抹布蹲”的口令聲中,孩子們不僅記住了草藥的特征,更在互動中拉近了距離。攢夠3朵小紅花的小朋友,還領到了“草藥吐槽王”的獎狀貼畫,小心翼翼地貼在衣服上。
手工環節里,孩子們化身“創意大師”。三人一組用草藥拼貼畫,有的拼出“會治病的太陽”,有的粘成“長葉子的小魚”,無論作品多“抽象”,都收獲了“抽象派大師”小紅花。手串DIY時,五顏六色的珠子在小手里穿梭,最終選出的三個“最美手串”,制作者舉著作品笑得合不攏嘴。最驚險的是“香囊炸彈”游戲,接到香囊的小朋友要回答“祝爺爺奶奶身體健康”等問題,錄制的小視頻成了送給長輩的暖心禮物。
“耳朵上有好多按鈕哦!”在“按鈕工廠”環節,志愿者用耳穴模型講解穴位知識,小朋友們拿著王不留行籽當“小醫生”,互相在耳朵上貼“小芝麻”。“我給你貼個治近視的按鈕!”穿背帶褲的小男孩認真地給同桌貼壓豆,稚嫩的動作里滿是專注。最后,每個孩子都領到了屬于自己的“芝麻粒”,盼著回家給爸媽“看病”。
活動尾聲,孩子們在“暖心暴擊”環節為長輩創作禮物。畫畫組的小朋友畫出“爺爺的拐杖上有我的名字”,寫字組歪歪扭扭寫下“奶奶,我是你喂的小饞貓”。舉著作品轉圈展示時,奶聲奶氣的解說讓志愿者們頻頻點頭。
終極大獎發放時,每個孩子都舉著棒棒糖和作品合影,齊聲喊出:“這是我和哥哥姐姐打妖怪贏的戰利品!”此次活動通過游戲化教學,讓中醫文化以更鮮活的方式走進孩子心里,既培養了傳統文化認同,也傳遞了關愛長輩的美德,未來將持續開展此類活動,讓文化傳承浸潤童心。
(供稿單位:濟寧市任城區古槐街道大石橋社區 車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