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晚上7:00,濟寧任城區古槐街道大石橋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墨香四溢,第37期“陽光樹”公益小課堂書法課如期開課。本次活動由社區婦聯特邀清華美院客座教授王勇現場授課,19名轄區小朋友齊聚一堂,在筆墨丹青中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握筆要指實掌虛,手腕要穩,就像握著一只小鳥,既不能太緊讓它受傷,也不能太松讓它飛走。”課堂上,王勇教授以生動形象的比喻講解毛筆握法,小朋友們瞪大好奇的眼睛,模仿著將毛筆輕輕握在手中。從基本的橫、豎、撇、捺筆畫練起,王教授逐字示范、逐人指導,耐心糾正孩子們的運筆姿勢,“寫字就像做人,要橫平豎直,踏踏實實。”
今年8歲的李雨桐是第一次接觸書法,她小心翼翼地蘸取墨汁,在宣紙上寫下歪歪扭扭的“人”字,抬頭望向王教授時眼里滿是期待。“這個‘人’字雖然簡單,但藏著學問呢。”王教授俯身為她調整握筆角度,“左邊的撇要舒展,右邊的捺要穩重,一撇一捺互相支撐,就像人一樣,要腳踏實地。”在教授的指點下,李雨桐的第二筆明顯工整了許多,她開心地舉著作品向身邊的小伙伴展示。
課堂間隙,社區工作人員為孩子們準備了墨汁、宣紙、毛氈等書法用品。家長張女士看著孩子專注的模樣,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說到“平時工作忙,沒時間帶孩子系統學習傳統文化,社區的公益小課堂真是幫了大忙,既能讓孩子遠離電子產品,又能感受書法之美,這樣的活動太有意義了。”
“陽光樹”公益小課堂已連續開展8個月,累計服務轄區青少年400余人次,課程涵蓋科技探索、體育健身、藝術創作、文化傳承、思維拓展等多個領域。為孩子們搭建一個學習成長的平臺,讓他們在傳統文化的滋養中健康成長,同時也增進鄰里間的互動交流,營造和諧溫暖的社區氛圍。
課程結束時,孩子們紛紛展示自己的“作品”,雖然筆畫稚嫩,卻透著認真與執著。王教授為每個孩子的作品寫下評語,鼓勵他們堅持練習。“書法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傳承文化要從娃娃抓起。”王教授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支持社區公益事業,讓更多孩子感受筆墨間的文化力量。
活動最后,孩子們手捧自己的書法作品合影留念,一張張笑臉與宣紙上的墨跡相映成趣,構成了社區里一道充滿書香氣息的風景線。
(供稿單位:濟寧市任城區古槐街道大石橋社區 車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