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0年,時處中國元代,一位名叫汪大淵的旅行家從當時中國主要對外貿易港口——泉州港出發,歷經海南島、占城、馬六甲等地,橫渡地中海,最終抵達了一個遙遠而神秘的地方——摩洛哥。這一跨越數個世紀的歷史相遇,見證了兩個古老文明的美好邂逅,為中國與摩洛哥建立深厚的友誼打下基礎。
如今,這段歷史已經過去近700年,兩國間的友好合作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作為連接歐洲與非洲的重要門戶,摩洛哥這個位于北非的地中海明珠,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豐富的文化遺產和蓬勃發展的經濟,正成為中國投資者眼中的一片熱土。從可再生能源到服裝紡織,從農產品加工到旅游服務......中摩合作的領域日益廣泛,為廣大投資者帶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橫跨數個世紀的交流
中摩友誼源遠流長
汪大淵在《島夷志略》中記述了他在摩洛哥丹吉爾的見聞:“俗與羌同,男女身面如漆,眼圓,白發。......女資紡織為生,男采鴉鶻石為活。”這里的“俗與羌同”指的可能是摩洛哥的原著民——柏柏爾人,這些人至今仍保留著獨特習俗,其傳統服裝與中國羌族服飾十分神似。
而后的1346年,摩洛哥人伊本·白圖泰抵達泉州,開始對中國進行為期三年的“回訪”,將其見聞寫入了游記《異域奇游勝覽》。
從這些記載中不難看出,雖然當時的交通條件限制了雙方的實際交流,但早期的文化接觸為兩國日后的友好交往埋下了一顆充滿希望的種子。
1958年11月1日,中國與摩洛哥正式建交。1963年,周恩來總理首次出訪非洲就來到摩洛哥,受到摩方熱烈歡迎和高規格接待。哈桑二世國王移駕市郊,親自在和平宮門口迎接,并破例以“烤全羊”“巴斯提拉”“古斯古斯”等當地傳統名菜招待遠道而來的中國客人,留下了中摩交往史上一段佳話。
自建交以來,中摩兩國高層互訪頻繁。2016年,摩洛哥國王穆罕默德六世訪華期間,兩國簽署了多項合作協議,涉及經貿、文化、教育等諸多領域。同年6月1日,摩洛哥宣布對中國游客實施免簽政策,這一舉措極大促進了兩國人民之間的往來。據摩洛哥旅游局統計,自實施免簽政策后,中國赴摩游客人數顯著增加,2017年至2019年間,每年平均增長率達到20%以上。
多元領域的瑰寶
摩洛哥的魅力所在
古今交融,摩洛哥的文化傳承與發展
摩洛哥是一個文化多元的國家,阿拉伯文化、柏柏爾文化、西班牙文化以及法國文化在此交融,這種多元文化反映在摩洛哥的藝術、服飾、建筑、語言和風俗習慣之中,形成了獨特的摩洛哥風格。
以位于摩洛哥南部的馬拉喀什老城為例,這座建于11世紀、由柏柏爾人的阿爾莫拉維德王朝創建的古老城市,有許多重要的歷史地標,如庫圖比亞清真寺、巴西亞宮、本尤塞夫神學院等,這些都是摩洛哥歷史和伊斯蘭藝術的杰出代表。此外這里還售賣各種各樣的商品,從傳統的摩洛哥地毯、陶瓷、金屬制品到香料、茶葉、手工藝品等,是體驗摩洛哥傳統生活方式的最佳場所,許多手工藝人在這里世代相傳。
摩洛哥不僅保留了許多傳統習俗,還在不斷地吸收新的文化元素。現代摩洛哥城市如卡薩布蘭卡和拉巴特,不僅擁有古老的清真寺和宮殿,還有現代化的商業區和娛樂設施。權威數據顯示,摩洛哥的城市化率為60.5%,顯示了其現代化進程的速度。
革新之路,摩洛哥經濟改革的推進
據摩洛哥世界新聞網報道,摩洛哥2023年GDP增長3.5%,汽車行業出口上漲27%,化工和農業等行業也有不同程度增長,旅游收入增長11.7%,達965億迪拉姆(約97.2億美元),共接待1450萬名游客。
摩洛哥政府積極推動經濟結構的多元化發展,特別是在可再生能源、農產品加工、紡織、旅游、汽車制造等方面取得顯著進展。根據摩洛哥相關部門統計,2022年摩洛哥汽車行業出口達到111億美元,汽車出口額同比增長33%。
近年來,摩洛哥政府實施了一系列經濟改革措施,包括減稅、簡化行政程序、提高公共服務效率,以創造更有利的投資環境。2023年9月5日,摩洛哥投資部舉辦《新投資法案》吹風會,通過提供激勵獎金、建立投資支持機制等措施,吸引國內外私人投資。在投資法案實施的近一年中,170多個項目得到了支持,其中66個項目獲得了國家投資委員會的批準,投資總額達1370億迪拉姆(約137.9億美元),創造了21000個直接就業機會。
互惠共贏,中摩合作新風向
近年來,中摩兩國的雙邊貿易額持續增長。2024年1月數據顯示,中國與摩洛哥的雙邊貨物進出口額為81144.01萬美元,同比增長33.9%;中國對摩洛哥出口商品總值為73578.63萬美元,同比增長36.8%;中國自摩洛哥進口商品總值為7565.38萬美元,同比增長11.2%。中國向摩洛哥出口的產品主要包括機械設備、電子產品等,而摩洛哥向中國出口的產品則包括磷礦石、農產品等。
中國企業在摩洛哥的投資合作也在日益顯現,據了解,中企投資建設了總投資超10億歐元的丹吉爾地中海港二期工程,該港口竣工后每年處理超過500萬個標準箱,大大增強了摩洛哥作為北非地區物流樞紐的地位,提高了摩洛哥的物流能力,也為中摩雙方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除了經貿合作之外,中摩兩國還經常舉辦文化交流活動,如藝術展覽、電影節和學術交流。今年5月,摩洛哥國立拉巴特高等礦業學校舉行第20屆世界文化節活動,剪窗花、繪臉譜、解魯班鎖等富有中國特色的體驗活動讓當地青年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進一步加深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來。
北非重要門戶
摩洛哥的市場潛力
產業投資機遇,摩洛哥的優勢產業
摩洛哥位于地中海與大西洋交匯處,是連接歐洲與非洲的重要門戶,在可再生能源行業、農業、旅游業、磷酸鹽礦業、服裝紡織業、汽車制造業等領域擁有廣闊的投資合作空間。
No. / 01
可再生能源產業
摩洛哥可再生能源豐富,2022年,摩洛哥的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達到5.3GW,占全國總裝機容量的42%,其中太陽能和風能分別占2.2GW和2.1GW。政府制定了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總發電量52%的發展目標。為提高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和減少電力進口,摩洛哥計劃每年投資10億美元發展太陽能和風能,年新增裝機容量將達到1GW。
No. / 02
農業
農業在摩洛哥經濟中占GDP的15%左右,主要農產品包括橄欖油、柑橘類水果、蔬菜和谷物。摩洛哥的農業出口總額為140億迪拉姆(約14億美元)。摩洛哥政府通過“綠色摩洛哥”計劃,吸引對灌溉系統、溫室技術和食品加工的投資。
No. / 03
旅游業
摩洛哥擁有豐富的文化和自然遺產,這里是《?一千零一夜》?的誕生地之一,梅克內斯古城是摩洛哥最具傳奇色彩的古都之一,?擁有綿延25公里的古城墻;?沃呂比利斯古城是摩洛哥9大世界文化遺產之一,?位于阿特拉斯山北部高原與平原過渡區。?此外,?菲斯是摩洛哥伊德里斯王朝建立的第一座皇城,?也是摩洛哥一千多年來宗教、?文化與藝術中心,?被譽為阿拉伯民族的精神所在地。摩洛哥?旅游業是重要支柱產業,年接待外國游客超1000萬,年旅游收入達120億迪拉姆(約12億美元),近年來政府正努力改善旅游基礎設施,吸引高端和可持續旅游項目。
No. / 04
磷酸鹽礦業
摩洛哥是世界上最大的磷酸鹽礦產國,占全球磷酸鹽儲量的75%以上,磷礦石出口占其總出口額的20%左右。摩洛哥磷酸鹽集團(OCP)是全球最大的磷酸鹽生產商,2021年,OCP的銷售收入達到70億迪拉姆(約7億美元)。
No. / 05
服裝紡織業
摩洛哥是非洲到歐盟第一大成衣出口國,主要出口市場包括西班牙、法國、英國、德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現有服裝紡織企業1600多家,從業人員22萬人,服裝紡織業產值占GDP的15%,出口額66億美元,占全國出口額的四分之一。
No. / 06
汽車制造業
摩洛哥現有汽車及零部件生產企業超過250家,汽車工業在GDP占比已達到22%。目前的汽車年產量為70萬輛,計劃在2025年提升到100萬輛的規模。摩洛哥汽車工業正脫離簡單的組裝水平,吸引了雷諾等國際大車企投資建廠。
投資樂土
摩洛哥的投資環境
摩洛哥得益于地理位置的優勢,該國與多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為企業所生產產品和服務進入國際市場提供便利。
No. / 01
政策支持
政府鼓勵外商直接投資
摩洛哥的投資法律框架完善,對外資開放度較高。如前文提到的摩洛哥投資部頒布的《新投資法案》,其中提到:投資額大于或等于5000萬迪拉姆(約503萬美元)且創造50個以上的穩定就業崗位,或者創造150個穩定就業崗位以上的項目,將有資格獲得政府投資補貼;投資金額大于或等于20億迪拉姆(約2億美元),并對摩洛哥的水、能源、食品或健康安全作出有效貢獻的項目,可與國家協商激勵措施,并簽訂協議。
此外,在摩洛哥的自由經濟區內,企業可以享受增值稅減免、所得稅優惠等多重福利。根據當地政府的規定,自由經濟區內企業可以享受最高達100%的所得稅減免,這為外國投資者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No. / 02
基礎設施較便利
港口、交通網絡完善
摩洛哥的交通網絡相對發達,擁有完善的公路、鐵路、航空和港口設施,為貨物進出口提供了便利。其中,丹吉爾地中海港是北非最大的港口之一,年吞吐量達到了520萬個標準箱,這些基礎設施的發展為摩洛哥的物流業提供了強大的支持。
No. / 03
勞動力成本低
教育水平高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摩洛哥的人口約為3700萬(2023年估計),勞動力成本僅為西歐國家的一半左右。摩洛哥的成人識字率超過77.6%。這種高教育水平和較低的成本使得摩洛哥成為吸引外商投資的理想之地。
對話摩洛哥大使
月印萬川積極推動中摩友好合作
今年3月,萬物并育創始人、月印萬川國際公益基金會主席央金卓瑪拜訪了摩洛哥駐華大使阿卜杜勒卡德爾·安薩里。安薩里大使是摩洛哥資深外交官,曾擔任多個高級外交職務,他長期致力于促進摩洛哥與國際社會的合作,特別是與中國的關系發展,在他的領導下,摩洛哥與中國之間的合作不斷深化。
在與月印萬川的對話中,安薩里大使表示,中國與摩洛哥的友誼源遠流長、歷久彌堅。摩洛哥是連接歐非大陸的重要樞紐,坐擁黃金水道,產業集群豐富,是中國企業出海投資的絕佳之地,期待雙方能夠深入梳理和對接思想理念及投資需求,推動中企與摩洛哥在可再生能源開發、農業技術、旅游、紡織等方面加強合作。
截至目前,在月印萬川的推動下,已在摩洛哥成功簽約落地300MW風電項目,成功促進中國浙江紡織企業和山東農產品加工企業在摩洛哥建廠投產。
攜手共進
共創投資新高地
昔日乘風越重洋,今時攜手創輝煌。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摩洛哥正以得天獨厚的戰略地位和發展機遇,成為中企出海掘金、搶占歐非市場、推動中非合作的璀璨明珠。
摩洛哥不僅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文化遺產,更在多個領域展現出強大的發展潛力。政府的經濟改革舉措為投資者鋪平了道路,而優惠的投資政策和良好的營商環境更是為中企提供了難得的機遇。無論是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還是農業技術的創新應用;無論是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還是紡織產業的升級轉型,都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和無限的可能,讓這里成為一個中企出海投資的新高地。
月印萬川平臺服務優勢
月印萬川平臺是一個中國企業出海投資的國際資源平臺,已與世界120多個駐華使館及幾十個國家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和深厚的個人友誼,資源共享給企業共同出海,以務實開拓海外投資市場,保障海外資金安全、人身安全。
我們以海外強大高級資源為背景,支撐企業發展,幫助中國企業海外投資。截至現在,已有200多家中國大型企業加入并成為會員單位;為許多國家的大型項目提供了資金與技術支持,推動海外投資落地項目已高達50億美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