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防務博客》網站、“保加利亞”軍事網等外媒報道,巴基斯坦已從中國接收了首批直-10ME武裝直升機,這批直升機將于年內加入巴陸軍戰斗序列。直-10ME是直-10升級版本,對航發、火力、防護、自衛等領域進行了深度優化,成為名副其實的“快速打印機”。
目前印巴兩軍在武裝直升機規模方面存在著較大差距。公開資料顯示,巴陸軍現裝備有42架武裝直升機,分別為38架AH-1F/S“眼鏡蛇”和4架米-35M“雌鹿”。印空軍則裝備有44架武裝直升機,包括24架AH-64E“阿帕奇”、5架LCH“普拉昌德”,以及17架米-25/35“雌鹿”,考慮到巴基斯坦的AH-1F/S機齡十分老舊,因此在武裝直升機對抗領域,巴陸軍毫無疑問處于下風。
一開始,巴基斯坦對中國的直-10武裝直升機是拒絕的。從2014年起,巴基斯坦便與美國和土耳其接觸,達成引進15架美制AH-1Z(另一說為24架)的3億美元軍援合同,以及從土耳其引進30架T-129的15億美元軍購合同。不過,隨著巴美關系交惡,加之美國斷供LHTEC CTS800-4A渦軸發動機等因素,造成AH-1Z與T-129雙雙無緣。于是中國的直-10ME武裝直升機再度進入了巴基斯坦視野之中。
綜合現有信息來看,直-10ME共發展有兩個型號,分別為直-10ME01與直-10ME02。改進內容如下:一是換裝航發裝置并調整進排氣口布局。直-10ME裝備有渦軸-9G發動機,輸出功率從原來的1000千瓦提高到現有的1300千瓦,彌補了直-10動力不足的最大短板。直-10ME的發動機尾噴口改為向上形式,可顯著降低直升機紅外信號特征。
二是防護能力得到加強。解決動力問題后,設計人員在直-10ME的座艙側面、發動機艙與電子設備艙兩側加裝了可拆卸式陶瓷裝甲板,提升了機身關鍵部位的防護能力,提高了飛行員的戰場生存能力。三是優化航炮彈艙,直-10ME首先將航炮彈艙進一步后移,使得整機重心更加合理穩定,改變了航炮供彈方式,航炮彈藥量增加3倍。
四是加裝毫米波雷達與完善自衛系統。直-10ME旋翼頂端配備有毫米波雷達,在機身兩側安裝了紫外導彈逼近告警系統,包括有定向紅外對抗系統等,探測及自衛能力得到極大加強。五是火力性能水漲船高,可發射新型的紅外/毫米波制導的遠程反坦克導彈,外掛點從4個增加到6個,機載武器非常豐富,能執行多樣化作戰任務。
目前中巴兩國均未披露直-10ME的采購數量,不過,鑒于此前AH-1Z與T-129的采購數量均在20架以上,推測直-10ME的數量同樣也在這個范圍內。客觀而言,當年中國向巴陸軍提供測試的那3架早期型的直-10直升機,在技術性能上確有不足之處,但隨著深度改進的直-10ME問世,作戰性能已經超越了AH-1Z與T-129。
巴基斯坦軍事自媒體的說法,首批直-10ME于今年6月抵達了位于旁遮普省的巴陸軍基地,后續將會裝備給巴基斯坦陸軍第2軍團。該軍團下轄有第1坦克師、第40步兵師、步兵旅、裝甲旅、炮兵旅、通信旅、工兵旅等,長期承擔陸上對印遏制重任。待直-10ME服役后,將會圍繞打擊印軍裝甲部隊進行針對性訓練,以求能在較短時間內形成戰斗力。
就在中巴直-10ME合作取得突破性進展之際,土耳其聲稱正在獨立研制TEI-TS1400渦軸發動機,該型發動機將會裝備T-129,希望該機仍會被巴陸軍采購。但以巴基斯坦的軍費能力,不太可能同時引進兩種性能差不多的武裝直升機。
對于印度空軍而言,美制AH-64E“阿帕奇”直升機確有一定優勢,在自重、載荷、航程、飛行性能、實戰表現、機載武器等方面都強于直-10ME。但直-10ME的優勢是良好的高原性能(沒錯,直-10的高原性能比阿帕奇好),以及先進機載航電和武器的后發優勢。讓巴基斯坦陸航擁有了和印度抗衡的底氣,帕米爾高原上空的力量天平開始回擺。克什米爾的天,要變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