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信源來自權威報道【央視新聞】【上觀新聞】(詳細信源附在文章末尾)。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以色列在中東的“稱霸”之路,還真是多災多難。
本以為打擊完伊朗總算可以消停一陣了,結果半路又突然冒出個“攔路虎”。
以色列怎么也沒想到,在他們忙著“收拾”加沙時,另一邊的敘利亞竟悄悄崛起了。
但一個剛更換了政府的新政權,又能對狂妄慣了的以色列造成多大威脅呢?
內塔尼亞胡想著照搬對付伊朗的那套手段,應該能輕松嚇退對方。
然而情況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想,新興的勢力好似“第二個伊朗”,卻比伊朗更難纏。
甚至連美國都緊急出面,警告以色列盡快收手,中東似乎又要“變天”了......
隱藏的猛虎
7月16日凌晨,以色列又一次不宣而戰,對敘利亞中心城市發動了猛烈空襲。
大馬士革市幾乎在瞬間就陷入火海,敘利亞總統府及國防部大樓先后被炸。
導彈來得是如此突然,敘利亞新政府根本來不及作出任何反應。
按照以色列以往的手段,下一步必是要乘勝追擊,徹底把對方趕出蘇韋達市。
好不容易以敘利亞境內德魯茲民兵與貝都因部落起沖突為借口發起了攻擊。
就差一步,內塔尼亞胡想要占領敘利亞南部的野心就可以得到滿足了。
可惜,以色列再次誤判了對手的實力。
明明連政權總部都快要保不住了,敘利亞的HTS武裝卻依然穩穩地盤踞在原地。
這輪空襲不僅沒讓他們萌生出絲毫退意,反倒激起了他們更堅決的抵抗心理。
就在以色列空襲敘利亞南部邊境的這個小時內,不少地方都升起了HTS的旗幟。
看著一處處宣示主權又帶有明顯挑釁意味的標志,以色列簡直怒火沖天。
但憤怒的同時他們又不禁感到疑惑,一方新起來沒幾天的勢力,哪里來的底氣?
直到看到對方在短時間內迅速作出調整進行反撲,以色列終于意識到了不對。
聯想到7月初,美國國務院剛正式摘下了HTS“恐怖組織”的頭銜。
隨后就傳出了土耳其要在敘利亞部署F-16戰機和S-400防空系統的消息。
前后不足一個月的時間,這支在暗處蠢蠢欲動的勢力就對以色列構成了顯著的威脅。
之前對上伊朗,以色列或許能不計后果地壓制一番。
可要是換成軍事實力遠超過伊朗的土耳其,別說是以色列,連美國都要忌憚三分。
倒不是說土耳其強得讓美國都害怕,只是因為土耳其一旦下場,中東局勢會變得更加失控。
當初扶持HTS武裝力量的美國根本沒料到,局面會變成如今這樣。
“脫恐”后的HTS武裝,絲毫沒按照他們的計劃,變成牽制住伊朗和敘利亞的“中間人”。
現在還大有和土耳其聯手對付以色列,徹底讓中東重新洗牌的架勢。
以色列其實還想接著“賭一把”,美國卻不允許再有任何意外情況發生了。
比敵對勢力的壯大更讓以色列感到心塞的,恰恰是來自盟友的“緊急制約”。
各懷心思
就在以色列對敘利亞南部發起空襲后的當晚,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緊急發聲。
他明確強調,美國先后接觸了敘利亞和以色列,“已經就結束以敘沖突的具體步驟達成一致”。
緊接著美國中東問題特使韋特科夫也站了出來,呼吁以色列和敘利亞停火。
再繼續放任以色列這么打下去,“斬首行動”恐怕又要再次上演。
而一旦敘利亞新政府的“大總統”朱拉尼真的倒在以色列的炮火下,敘利亞沿海會直接失守。
早已對敘利亞沿海虎視眈眈的俄軍,幾乎不用費什么力氣就能輕松地趁虛而入。
這是美國無論如何都不想看到也絕對接受不了的局面。
在特朗普政府發出的緊急指令下,以色列被迫停止了對敘利亞發起新一輪空襲。
敘利亞內政部之后對外宣稱,敘利亞新國防軍已經和德魯茲民兵在蘇韋達達成了停火協議。
戰火是及時叫停了,美國懸著的一口氣卻還是不能落下。
因為以色列的回應聽著實在是讓人膽戰心驚。
以色列軍方表示希望通過空襲將HTS勢力逼出敘利亞南部,“空襲就是要升級加劇,如果朱拉尼一直不理解這個暗示,下一步以軍將會在敘利亞展開斬首暗殺行動。”
可見以色列并沒有把特朗普政府的停火警告太放在心里,還是堅持要實現自己的軍事目的。
但不得不說,以色列真的有點兒太過自信了。
就算沒有美國“插手”,以色列也不見得就能在后續的沖突中討到多少好處。
畢竟經歷過和伊朗的正面對決,以色列也多少付出了些代價。
之后對上也門胡塞武裝,以色列又被狠狠“上了一課”。
外界已經有不少對以色列“外強中干”、“紙老虎”的評價,內塔尼亞胡卻仍在“嘴硬”。
就在7月初以色列還面向全國發布了征兵令,頻繁引戰的“反噬”正涌向以軍。
這個節骨眼上,以色列偏偏還失去了美國實質性的軍事支援。
沒辦法,誰讓世界的另一邊,還有個更大的俄烏戰場分散著美西方的注意力呢?
內塔尼亞胡只是沒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的野心沒被對手打退,反倒先被盟友按下去了。
但中東的戰火注定不會在短期內徹底熄滅,有以色列在,局勢隨時會發生變化。
就連美國都無法保證,這一次的停火可以永久持續下去。
有人預測接下來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
要么敘利亞和以色列徹底撕破臉,土耳其趁機入局,打響中東兩強代理人戰爭;
要么朱拉尼主動作出讓步,容許德魯茲民兵維持半自治的狀態。
如果是前者,最后的結局很大概率會是兩敗俱傷,敘利亞新政府將要承受最大的風險。
但后者卻又是對敘利亞新政權的“挑戰”,長遠來看更像是親手給自己埋下了一顆“雷”。
看似選擇權在敘利亞這邊,以色列卻始終會是那個最大的“變量”。
結語
打來打去是真苦了敘利亞人民了,剛逃過新舊政權的紛亂,就又接了波外敵的襲擊。
如今也只能等著看美國對以色列的“警告”能發揮多久的作用了。
可以預見的是,以色列很大程度上不會甘心看到“第二個伊朗”在中東茁壯發展。
暫時的停火“和解”或許只是緩兵之計,新的風暴還在醞釀。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內容信息來源:【央視新聞】【上觀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