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中新社合肥7月18日電 (傅天騁)“大家看,這是我親手做的豆腐!”鏡頭前,來自澳大利亞的華裔青少年傅浩堃興奮地展示著磨盤里新凝出的豆花。他用中英雙語錄制這段視頻,“要讓墨爾本的同學(xué)看看,這帶著我汗水的中國味道是怎么來的”。
17日晚,2025“親情中華·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安徽合肥營閉營。27名來自美國和澳大利亞的華裔青少年在10天的沉浸式體驗里,尋找血脈深處的文化聯(lián)結(jié)。
7月13日,華裔青少年們走進合肥市長豐縣馬郢村農(nóng)耕課堂學(xué)習(xí)制作傳統(tǒng)豆腐,沉浸體驗推磨磨豆的辛勞與樂趣。 范志昂 攝
此次夏令營為華裔青少年安排了中華武術(shù)、扎染、國畫、京劇等傳統(tǒng)文化體驗課并實地參訪合肥的科技與人文地標。
傅浩堃在農(nóng)耕課堂上找到了最深刻的體驗。推石磨時手臂酸痛,點鹵水時屏息凝神,當乳白色的豆?jié){凝結(jié)成豆腐,他指著磨槽里的豆渣說:“以前覺得豆腐就是超市里的白方塊,現(xiàn)在才知道每塊豆腐都刻著‘粒粒皆辛苦’。”
來自美國的朱麗莎則對盤扣工藝情有獨鐘。“一根線能編出這么多花樣,太神奇了。”當終于完成第一個盤扣時,她小心翼翼地放進收納盒,“我要帶回去給媽媽看。”
領(lǐng)隊戴茜出生于合肥。她說,時隔15年,帶著孩子們來到自己的家鄉(xiāng),所以此行亦是自己的“尋根之旅”。“最打動我的,是那些中文還不流利的孩子”,戴茜說,“他們努力查字典,只為用中文給學(xué)校老師寫一封感謝信。那份心意比任何東西都珍貴。”(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