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具體資料贅述在文中結尾
特朗普把關稅戰這場火燒向了全球,但沒想到卻讓自己先引火燒身。
如今的美國政壇,可謂特朗普一人只手遮天,不管是《大而美法案》還是對華政策,只有有人不服就會被打入“冷宮”,就連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也因為“忠言逆耳”被威脅下崗。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
然而在美股、匯率和美債紛紛下跌投出“反對票”后,特朗普又緊急改口聲稱“不打算解除鮑威爾的職務”,從而緩解市場的不安情緒。
雖然這次危機解除,但美國政壇如今分裂成兩派已是不爭的事實,特朗普的“死忠粉”和反對派已吵的不可開交,就連馬斯克這位“金主”都倒戈相向,各方勢力都在暗流涌動。
但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特朗普還不忘對華伸出制裁的大棒,這么多年以來,他終于想通“怎么對付中國了”。
白宮內沉默的戰爭
之所以特朗普和八竿子打不著的美聯儲主席不對付,也是因為美聯儲大樓翻修預算上漲6億美元,讓他的怒火從美聯儲蔓延到了整個政府體系。
白宮幾個月前就批準美聯儲大樓重新翻修的預案,當時總費用計劃控制在19億美元,然而如今卻飆升至25億,特朗普抓住把柄,立即要求內部監察長徹查鮑威爾,甚至暗示要以“欺詐”罪名將其解職。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不過是借管理問題掩蓋政策分歧,因最高法院早已裁定,總統不能僅因政策不合就解雇美聯儲主席。
要知道美聯儲和美國政府是互不干涉的兩個機構,而鮑威爾多次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感到不滿,公開與其展開唇槍舌戰,特朗普這次明顯是公報私仇。
與此同時美國國務院陷入更深的混亂,一場閃電裁員席卷而來,近2000名員工被迫離開,占國務院總人數的8%,而被裁員工舉著標語在國務院外抗議,一名前外交官憤慨道:
“有人摧毀他不懂其價值的東西,令人沮喪!”
美國務院大規模裁員
關鍵辦公室被整體裁撤,外交工作陷入癱瘓,連傳統盟友都開始擔憂美國的外交連續性。
真正的致命一擊來自“自己人”,特朗普曾高調承諾公布愛潑斯坦案名單,但司法部僅發布兩頁備忘錄草草收場,聲稱未發現“客戶名單”或需指控對象。
MAGA陣營瞬間炸鍋,眾議員格林警告:“對很多人來說,這已經越過了紅線。”而福克斯主持人沃特斯更直言:
“這糟透了,簡直惡臭彌漫!”
福克斯主持人沃特斯
這讓特朗普已經徹底和曾經支持他的MAGA陣營反目,甚至氣急敗壞地指責支持者:
“把注意力放在‘愛潑斯坦案’上是自私行為!我不需要你們這樣的支持者!”
曾經堅固的MAGA陣營,如今裂痕清晰可見,然而這場美國政壇的內部危機,卻逼出了特朗普的“求生本能”,短短半年,對華政策發生戲劇性轉變。
對華態度的轉變
2025年7月,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在電視鏡頭前微笑著解釋對華芯片新政:
“該策略是為了向中國企業出售足夠多的人工智能芯片。”
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
他毫不掩飾戰略意圖:“賣給中國人足夠多的東西,讓他們的開發人員沉迷于美國的技術堆棧。”
政策落地快如閃電,AMD宣布重啟MI308對華出口,英偉達的H20芯片也獲綠燈,資本市場掌聲雷動,AMD股價不僅單日暴漲7%,英偉達市值一夜激增1618億美元,相當于吞下了一個耐克公司。
而黃仁勛與特朗普的密談奏效了,他保住了價值170億美元的中國市場。
貿易戰場同步“停火”,當特朗普政府對東南亞國家加征36%-40%關稅,對日本韓國馬來西亞課稅25%,甚至對金磚伙伴巴西、南非征收30%-50%重稅時,中國卻不在最新名單上。
美國財長貝森特釋放明確信號:計劃與中方談判,關稅休戰截止日期“具有靈活性”。
不難看出特朗普想以芯片為“鉤”,嵌入中國AI生態;以關稅為網,圍堵中國供應鏈伙伴,目前看似讓步,實則布下一盤更大的棋局。
背后的算計
特朗普的“變臉術”有其內在邏輯,當美聯儲維持4.3%的利率不動搖,白宮每降息3個百分點,聯邦政府每年能省下1750億美元國債利息,在36萬億美元國債重壓下,這筆錢足以支撐競選連任。
而芯片解禁同樣是利益驅動的結果,AMD曾因MI308出口限制預警8億美元損失,英偉達更因禁令沖銷55億美元庫存,黃仁勛警告:
“如果英偉達不能在中國銷售產品,美國將把中國AI市場交給華為。”
此刻放行,既能清庫存,又能壓制華為崛起,可謂一舉兩得。
而國務院裁員風暴,更像是特朗普“抽干沼澤”理念的實踐,他視傳統外交體系為眼中釘,2000人的裁員不僅是省錢之舉,更是清除異己的政治清洗。
面對美國的搖擺,中國冷靜落子。
中國的清醒應對
當英偉達H20芯片重返市場,中國廠商一面啟動“白名單”搶購,一面加速國產替代。
2024年,國產AI芯片在數據中心份額已從12%升至25%,華為昇騰910C性能直追英偉達H100,國產GPU“四小龍”摩爾線程、沐曦集成營收連年翻倍。
貿易戰場,中國同步開辟新戰線,對53個非洲國家實施零關稅,在東南亞通過深加工獲取原產地證明,在墨西哥、菲律賓設廠利用區域貿易規則。
當美國揮舞關稅大棒,中國早已跳出包圍圈,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對解禁芯片一事評論道:
“我們不賣給他們最好的產品,不賣給他們第二好的產品,甚至連第三好的產品都不賣。”
這種“第四好芯片論”,暴露了美國對華技術施壓的本質,也讓我國清醒認識到:芯片放開只是過渡,自主研發才是最終答案。
結語
如今的特朗普,可謂正面臨三線作戰:
平息MAGA陣營對愛潑斯坦案的怒火,阻止美聯儲獨立性爭議引發的市場恐慌,收拾國務院裁員后的爛攤子。
雖然內部混亂迫使他轉向中國尋求突破口,但那張“友善競爭”的笑臉背后,制衡中國的戰略從未改變。
這場大國博弈中,時間是最公正的裁判,特朗普的急轉彎暴露了內部危機,而中國的應對始終如一:不看他怎么說,只看他怎么做。
當明月照過大江,清風拂過山崗,真正的贏家屬于手中有糧、心中有底的一方。
信息來源:
1.新華社2025.07.17《美國再現股匯債“三殺” 特朗普改口:無意炒掉美聯儲主席》
2.新浪財經2025.07.17《英偉達AMD“殺回”中國市場,美國為何改變對華AI芯片出口管制路線?》
3.極目新聞2025.07.12《美國務院開始大規模裁員》
4.上觀新聞2025.07.14《愛潑斯坦“客戶名單”到底有沒有?特朗普一操作令人生疑》
5.環球網2025.07.17《特朗普“翻臉”痛批其“前支持者”相信“愛潑斯坦騙局”,稱不再需要他們支持》
6.人民日報2025.07.15《黃仁勛:將開始向中國市場銷售H20芯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