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兒童網絡安全防線,賦能家庭數字素養,2025年7月9日,由蘇州大學黨委教師工作部重點資助的“青年教師領航”實踐團—— “姑蘇網事 法護隱私”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依托“博愛青春”暑期志愿服務項目,創新打造“循法防泄密,安心曬日?!眱和辗ㄕn堂?;顒泳劢埂芭笥讶﹄[私保護”這一主題,通過情景模擬與法律科普相結合的形式,為兒童及家長揭開網絡世界的潛在風險,傳遞法治自護知識。
圖1 成員主持普法課堂
活動當日,團隊成員提前抵達教室,完成投影設備調試等準備工作。不久后,孩子們在家長的陪同下陸續到達?;顒右潦?,主持人憑借一系列妙趣橫生的問答互動,瞬間點燃現場氛圍,孩子們積極踴躍地舉手搶答,歡聲笑語回蕩在教室的每一個角落。
圖2 團隊成員與小朋友們進行互動問答
課堂中,團隊成員以真實發生的兒童隱私泄露案例為切入點,揭開日常朋友圈分享背后隱匿的安全隱患。例如,一張帶有?;盏倪\動會照片可能暴露學校位置、一張看似尋常的定位打卡可能泄露家庭住址……直觀案例引發孩子與家長的高度重視。
為了讓法律知識變得通俗易懂,團隊成員精心準備了生動可愛的卡通漫畫,將《個人信息保護法》《民法典》中關于 “敏感信息” 保護的條款巧妙融入其中。通過一幅幅漫畫,孩子們直觀地理解了“哪些信息屬于隱私范疇、為什么不能隨意分享”。
在互動環節,團隊成員帶領孩子們實操隱私保護技巧,手把手指導孩子們掌握核心防護技能,包括關閉社交動態位置信息、科學設置“分組可見”權限等,將法律知識轉化為切實可行的自護行動。
活動臨近尾聲,團隊成員為孩子們和家長發放《兒童網絡安全手冊》,并指導家長運用法律武器維權,明確遭遇信息泄露時的關鍵步驟:第一時間截圖留存證據,并向網信部門舉報。
圖3 成員展示朋友圈中的隱私問題
圖4 成員講述如何保護隱私
本次兒童普法課堂是蘇州大學深化基層服務的創新嘗試,成效顯著。不僅提升了兒童法治意識,讓他們從小樹立網絡安全防范觀念,還強化了家庭防護能力。未來,團隊將持續深入“法治安全”系列課程開發,以專業智慧與青春熱忱,為兒童健康成長編織更加堅實可靠的數字安全防護網。
圖5 成員向家長發放隱私保護宣傳手冊
團隊名稱:“姑蘇網事,法護隱私”青年教師領航科研實踐團
團隊聯系人:孫玙玥
聯系方式:18800512533
撰稿人:于涵
供圖者:于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