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外賣行業迎來新一輪“補貼大戰”。這場由資本驅動的流量爭奪戰,正以“周度沖刺、月度常態化”的節奏重塑行業格局。今朝有酒今朝醉,數據狂歡的背后,商戶、騎手、消費者各有煩惱,卻又都不得不置身其中。濟南世購廣場的一家奶茶店,工作人員周末忙到凌晨2點才下班,當天賣出1077杯奶茶,現場的火熱讓工作人員應接不暇。雖然單子多了,但疊加平臺補貼、服務費、配送費后,利潤卻被大幅壓縮。濟南舜華南路的一家奶茶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訂單量比平時多了三分之一,但利潤卻減半。奶茶商家李斌(化名)的賬本更具代表性,周末雇傭6名員工連軸轉,一直忙到凌晨2點。
然而一算賬,扣除補貼、服務費、配送費后,到手流水減半,再減去物料成本,利潤僅剩400元。“給員工發完辛苦紅包就一分不剩了。”他無奈表示。這種“不參與無流量,參與則虧損”的困境,正成為中小商家的普遍寫照。(海報新聞)
編輯:劉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