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從上海松江到廬江萬山,一對夫妻懷揣28年種植夢想扎根鄉土。他們用汗水澆灌百畝果園,培育出安徽獨有的蜜梨,讓這份帶著泥土芬芳的清甜走進千家萬戶。奇跡果園的成長故事,正隨盛夏果香蔓延,成為鄉村振興的生動注腳。
盛夏的廬江萬山鎮,奇跡果園里沉甸甸的蜜梨壓彎枝頭,金黃果皮裹著自然果蠟,在陽光下泛著誘人光澤。2019年,李國強、徐桂平夫婦告別上海的種植基地,帶著28年積累的技術與經驗回到家鄉,只為在這片土地上種出“不一樣”的果子。
“咱這蜜梨,果肉細膩得像化開的水,甜度比普通梨高出一倍,光培育掛果就等了好幾年?!毙旃鹌脚跗饎傉碌拿劾嫘χf,這份“慢工出細活”的堅持,還讓果子保質期比普通梨多了5天,“就想憑這點獨特,讓廬江水果叫得響,讓老鄉們先嘗這份甜。”
從最初幾行試種的果苗,到如今百畝果園里蜜梨、水晶梨、景秀黃桃、白玉琵琶相映成趣,奇跡果園的擴張之路藏著不少波折。李國強還記得創業初期的難:“技術落地時處處碰壁,多虧了鎮里給政策、鄉親們搭把手,才算一步步熬過來?!比缃?,果園不僅在2023年拿下“綠色食品認證”,今年蜜梨剛掛果,老客戶就踩著點來搶單,“這口碑,比啥都金貴?!?/p>
為了守住這份清甜,果園把“較真”刻進了種植的每個環節:人工彎腰割草代替除草劑,生物防蟲網護住每串果實,采后更是嚴格卡著“43211鮮度標準”跑流程——4小時分揀、3小時入庫、2小時預冷、1小時質檢、1小時啟運,從枝頭到舌尖的新鮮被牢牢鎖住。更難得的是,這份美味只在7月至8月初短暫登場,讓每個嘗過的人都惦記著來年的約定。
“你看這果樹,都修成‘開傘’的模樣,樹高不超兩米,既通風透光,又方便游客伸手采摘?!奔夹g總監李艾杰指著果園里整齊的框架結構介紹,上方防鳥網護果,下方步道通人,“不光要建現代化標準園,還得搭上互聯網快車,讓全國都能聞到咱這梨香?!?/p>
果園的甜蜜,早已順著枝頭淌進了周邊農戶的日子里。50戶村民在這里找到活計,分揀、包裝、直播帶貨,忙得腳不沾地?!耙郧笆刂鴰桩€田望天收,現在在果園干活,每月能掙幾千塊,還能學直播技巧?!贝迕穸》矫饕贿叴虬劾嬉贿呅?,眼里的光比果蠟還亮,“這日子啊,就像這蜜梨,一天比一天甜。”
如今,果園正謀劃著把“甜蜜經濟”做深做透,通過和旅游行業聯手打造“農耕體驗+親子采摘”項目,讓城里人來果園體驗采摘游的快樂。2025年預計產出的30萬斤水果,也將通過電商平臺發往全國。
“奇跡果園是鎮里重點培育的特色項目,從選址到擴產,我們全程跟著服務。”萬山鎮經濟發展辦工作人員尹海波說,未來鎮里還會搭更多臺,幫果園延伸產業鏈,“讓蜜梨這樣的‘萬山味道’走出廬江,帶更多老鄉在產業鏈上增收,把鄉村振興的路子走得更寬。”(張艷燕 盧光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