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袁立怡)“參與社區文明勸導3小時,又積了5分,今天剛好能兌換一桶洗衣液,這積分兌得值!”近日,安康市漢濱區新城街道育才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居民李阿姨手持積分卡兌換生活用品時,笑意盈盈。這一幕,正是新城街道推行“愛心積分兌換”機制,激發居民參與志愿服務熱情的生動寫照。
近年來,新城街道堅持黨建引領,以志愿服務為抓手,積極探索“積分制”基層治理新模式,推動志愿服務從“單向付出”向“雙向奔赴”轉變。轄區育才、安火、香溪三社區因地制宜、各展所長,創新開展“愛心積分兌換生活用品”活動,用“愛心積分”兌出文明新風尚,讓志愿服務成為激活社區治理的“一池春水”。據統計,三社區年均開展志愿服務800余場,參與居民超2000人次,累計服務時長超4000小時,構建起“奉獻—累積—回報”的治理閉環。
安火路社區:融合試點“托底”,服務兌換暖人心。“師傅,麻煩幫我磨下這把刀,鈍得切不動菜了。”在安火路社區愛心驛站,居民王大爺正排隊享受免費磨刀服務。作為漢濱區唯一獲得“專業社工+志愿服務”融合試點項目工作經費支持的社區,安火路社區將經費精準投入志愿服務,構建起“愛心驛站+特色服務”的立體模式。
該社區以“每3小時志愿服務累計1積分”為標準,打造多元化服務矩陣:愛心驛站提供縫補衣服、修鞋、磨刀等便民服務;“五老矛盾調解工作室”化解鄰里糾紛;家庭教育講座助力親子成長;暑假“七彩假期課堂”為暑期兒童撐起一片藍天。值得一提的是,社區突破傳統實物兌換模式,聯合轄區商戶推出水管維修、體檢套餐、補牙護理等“個性化服務包”,讓志愿者享受“量身定制”的回饋。
育才社區:愛心超市架橋梁,點滴善舉聚暖流。“參加社區義務勞動1次積5分,主動撿拾煙頭1個積0.1分……”育才社區的“創文志愿服務銀行”積分卡上,清晰記錄著居民的每一次善舉。該社區聯合包聯單位與萬友超市,打造“愛心超市”,貨架上的洗衣粉、大米、食用油等物品均由愛心企業捐贈,志愿者憑積分即可免費兌換。
從帶頭清理“四堆六亂”受表揚,到主動勸導不文明行為,從常年保持房前屋后整潔,到關愛孤寡老人、未成年人,居民的點滴善舉都能“變現”為積分。社區還建立減分機制,對亂搭亂建等不文明行為進行扣分,引導居民從“要我文明”變為“我要文明”,讓文明新風融入日常。
香溪社區:線上線下齊發力,星級評定激活力。“線上報名巡邏活動,線下登記服務時長,1小時1積分,攢夠200分能換夏涼被呢!”香溪社區居民張大叔熟練地用手機操作志愿服務平臺。該社區依托“安心到管理平臺”等線上渠道,結合線下“志愿服務時長券”,實現積分管理“雙軌并行”。
社區將志愿服務細化為社區建設、不文明行為糾治、問題反饋等類別,參與義務巡邏、環境整治得積分,舉報安全隱患、糾治不文明行為也能得積分。累計積分不僅可兌換牙膏、保溫壺等生活用品,還能參與星級評定——服務滿650小時即為“五星志愿者”,每年表彰三星級以上志愿者,讓奉獻精神有榮譽、有溫度,吸引大批居民從“旁觀者”變身“參與者”。
從“獨角戲”到“大合唱”,志愿服務蔚然成風。積分雖小,承載的是鄰里溫情;兌換雖簡,傳遞的是文明力量。積分兌換不是目的,而是引導讓文明習慣、互幫互助在群眾中相互傳遞,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讓新風尚化雨成風。三社區通過積分兌換將“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轉化為可量化、可感知、可持續的文明行動:育才社區以企業捐贈破解物資保障難題,安火社區用“專業社工+志愿服務”融合試點項目工作經費探索服務兌換新路徑,香溪社區憑制度創新樹立長效標桿。如今,“攢積分、兌禮品、傳愛心”已成為新城街道的新風尚,越來越多的居民從“要我干”變為“我要干”,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被全面激活。
下一步,新城街道將持續深化“積分+治理”模式,將“愛心積分”在轄區內全面鋪開,拓展積分應用場景,鏈接更多社會資源,讓每一份愛心都有回音,讓每一滴汗水都有回報,讓“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在轄區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責任編輯:安心 審核:楊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信息報微信公眾號(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號:y609235490 投稿郵箱:xbxxb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