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3日,成都金仙橋,龍蝦館老板李成偉的手有點抖。
他拆開一封快遞,白紙黑字,冰冷刺眼,他成了被告,告他的,竟是3年前,他拼了命從河里救起的那個老人的家屬!
“還有沒有天理!”
李成偉一巴掌拍在大腿上,他腦子里一片空白,只覺得一股邪火直沖腦門。
“當年我好心好意,把人從鬼門關拉回來,現在倒好,給自己拉來一紙訴狀?這都叫什么事兒!”
旁邊的媳婦湊過來一看,臉也唰地白了,只見起 訴書上,寫得清清楚楚:
2015年10月8日,因為李成偉開的“沐香苑龍蝦館”門口有餐飲污水,加上河道沒護欄,導致陳姓老人滑倒墜河。
后來老人因為污水進了肺,引發顱內感染,沒救過來,所以,家屬要他賠錢!
李成偉氣得渾身哆嗦,他媳婦更是又急又氣:
“3年前,人掉水里,不是我們跳下去撈的?不是我們幫忙叫的120?當時他們家屬千恩萬謝,這才過了3年,竟翻臉不認人,還反咬我們一口?”
委屈,憤怒,憋屈,像藤蔓一樣纏住了李成偉。
他一個大老爺們,平時本本分分開店,怎么突然就攤上這種官司?
有嘴都說不清,怎么辦?他猛地想起手機。
對,朋友圈,現在只能靠這個了,找找當年的目擊者,或許還有一線希望。
他哆嗦著手指,在朋友圈打下幾行字,配了3張當年救人的照片:
【緊急求助!2015年10月8日晚,我在金仙橋店前河道救起一位落水老人。今日竟收到法庭傳票,被老人家屬告上法庭。懇請當天在場目擊的朋友聯系我,幫我作證,還我一個清白!李成偉拜謝!】
這條朋友圈,瞬間把他的手機“炸”瘋了。
“叮咚!”信息提示音幾乎沒停過,點贊、評論、轉發,像潮水般涌來。
“我的天,救人也犯法了?這年頭好人真不能當,農夫與蛇現實版!”
“下次看到人落水,救人之前是不是,得先簽個免責協議再下去?”
“呵呵,當初要是救條狗,起碼還會對你搖搖尾巴,救人?救出個被告!”
“不能讓好人流血又流淚,頂起來,大家幫忙找證人!”
評論區的憤怒和嘲諷,像針一樣扎在李成偉心上,但更讓他眼眶發熱的,是那些主動跳出來的“陌生人”。
3年前加過微信的食客、路過拍視 頻的圍觀群眾、參與救援的店員,甚至只是聽說過這事的朋友的朋友…他們一個個冒出來:
“李老板,我是那天在你店里吃飯的小王,我記得很清楚,是你救的人,我幫你作證!”
“我有視 頻,我當時就在岸邊拍!”
從傍晚到深夜,李成偉的手機就沒歇過,在5000多個微信好友里,硬是“撈”出了7位關鍵證人,手里還握著照片和視 頻證據。
網絡的力量,在這一刻,成了他唯 一的救命稻草。
3年前那個驚心動魄的夜晚,救人時所有的細節,再次浮現在眼前…
時間回到2015年10月8日晚上7點多。
李成偉的“沐香苑龍蝦館”,正是生意蕞好的時候,李成偉和幾個伙計,忙得腳不沾地,額頭冒汗。
突然,一個店員臉色慌張擠過來,扯了扯他的袖子:“老板,你快看河里,好像…好像有個人在撲騰!”
李成偉心里咯噔一下,猛地扭頭看向店門外不遠的那條河。
天已經黑了,河面黑黢黢的,借著店里透出的光,隱約真能看到一個黑影,在水里一沉一浮,他的心瞬間提到了嗓子眼。
這條河,是附近居民心里的一根刺,岸邊一點防護都沒有。
大家跟河道管理處,反映過無數次,求他們裝個護欄,結果呢?幾年過去了,硬是沒裝,這不出事了!
“都愣著干啥,快救人啊!”
李成偉吼了一嗓子,把手里的點菜單,往桌上一摔:
“去個人趕緊打110、120,其他人跟我去救人!”
店里幾個年輕力壯的伙計,立馬跟著他沖了出去。
李成偉先觀察了一下河道,“快,去店里把那個長梯子扛過來!”
幾束手電光,齊齊照向河面,大家七手八腳,連拖帶拽,終于把水里的人拉上了岸。
是個老太太,渾身濕透,臉色灰敗,一動不動。
一個伙計顫抖著手,趕緊去探她的鼻息。
“還有氣!”這一聲喊出來,岸上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氣。
就在這時,人群里突然沖出一個老大爺,撲到老太太身邊,聲音都變了調:
“老伴啊,你怎么跑這兒來了,都怪我,都怪我啊!剛才在醫院拿藥就跟你拌嘴…” 老大爺捶胸頓足,后悔莫及。
李成偉看著這情景,心里不是滋味,但也只能安慰道:
“大爺,您先別急,救護車馬上就到。” 他隱約覺得,事情可能沒那么簡單。
很快,救護車到了,醫護人員迅速把老太太抬上擔架,送往醫院搶救。
警方了解了情況,對李成偉和伙計們見義勇為的行為豎起了大拇指,連聲道謝。
李成偉擺擺手,憨厚地笑了笑:
“謝啥子嘛,都是應該的,看到個大活人在水里撲騰,哪能見死不救?這可是條命啊!”
周圍的群眾,紛紛為這位熱心腸的老板點贊。
那天晚上回到店里,還有好幾個客人,主動過來加他微信,說要交他這個朋友。
更讓李成偉沒想到的是,第2天,落水老人的家屬竟然找上門來,一進門就緊緊握住他的手,眼含熱淚:
“李老板,太感謝您了,您是我們家救命恩人啊!”說著,硬是塞過來一個厚厚的紅包。
李成偉哪里肯收,連連推辭:“使不得使不得,舉手之勞而已!”
可架不住對方人多,又實在是太過熱情,推來搡去,最后紅包還是被硬塞進了他口袋,當時那場面,別提多暖心了。
但,事情還沒完。
老人從落水那天起,在醫院里整整搶救了8天,開始家屬還以為是嗆了水,老人身體弱,恢復慢。
可后來情況急轉直下,肺部感染嚴重,內部開始衰竭,蕞終,老人沒能扛過去,在10月16日去世。
老人走了,家屬的悲痛化作了憤怒,他們開始追責。
首當其沖的,當然是河道管理處,投訴了八百遍都不裝護欄,這不是玩 忽職守是什么?
管理處這次倒沒怎么推脫,認罰認賠,并且火速在河道邊裝上了護欄,隱患算是排除了。
可事情,還遠沒有結束,人性的貪婪和扭曲,才剛剛露出獠牙。
時間跳回2018年,那張冰冷的起 訴書面前。
老人家屬在起 訴書里,編織了一條看似“合理”的責任鏈:
龍蝦館門口有污水 → 老人踩到滑倒 → 河邊沒護欄 → 老人掉河里 → 污水進肺導致感染 → 老人死亡,所以,李成偉得賠錢!
法庭上,那些挺身而出的證人們,紛紛出庭作證,還原了當晚救人的驚險過程。
更有食客提供的,手機錄像成為鐵證:
視 頻清晰顯示,老人落水的位置,離李成偉餐館門口那攤、所謂的“污水”區域,足有十幾米遠。
而且,老人墜河的地點,河岸本身就是垂直陡峭的,有沒有護欄,都容易失足。
蕞關鍵的,有證人回憶起,3年前在醫院,家屬曾親口說過“老太太一時想不開”之類的話。
原告席上,老人的兒子兒媳,全程低著頭,眼神躲閃,始終不敢與李成偉對視。
他們仿佛忘記了,3年前那個寒冷的夜晚,是誰跳進冰冷的河水,又是誰在救護車來之前守護著他們的母親,更忘記了他們自己是如何握著恩人的手,硬塞進那個代表“感激”的紅包。
法槌落下,“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法官的聲音清晰有力,旁聽席上掌聲雷動。
官司贏了,李成偉清白了,但他心里卻空落落的,3年前救人的那股熱乎勁兒,被這盆冷水澆得透心涼。
他看著河道邊新裝的銀色護欄,在太陽底下閃著光,可護欄能擋住人掉進水里,卻擋不住人心里的算計。
救人反被訛,好人寒了心,越來越多的人,不敢伸手救人,為什么?
因為當好人,做好事,代價太大了,動不動被人反咬一口。
他們訛成了,白得一筆錢;
訛不成,好像也沒啥損失。
但這不對,我們得讓這“賬”算明白,怎么辦?得靠實實在在的法律。
對那些忘恩負義、反咬一口的人,得讓他們付出真金白銀、甚至蹲大牢的代價,才能把這股歪風邪氣打下去。
只有提高犯罪成本,才能從根源上減少犯罪的可能性。
白紙黑字寫清楚,依法維護那些伸手幫忙的人,讓他們不用擔心被反咬、被起 訴,大家伙兒心里那點善意的火苗,才敢重新燃起來,才敢放心大膽地去幫一把。
因為知道,我們的善良,有法律在背后穩穩托著。
到那時,我們的社會,才會是真正溫暖的、有人情味的地方。
互幫互助,本該是件理所當然的事啊!
對此,您怎么看?歡迎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