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馬先生來說,及早到法院起訴,可能是更可靠的選擇。
▲甲醛檢測現場。圖/網絡截圖
文|李曙明
“我這事兒從7月初發第一條微博算起,都上5次熱搜了,現在還沒解決。”
據大河報報道,在杭州市蕭山區租房的自媒體博主馬先生,每月6萬元租的500多平方米房子,室內空氣甲醛濃度超標2倍,自己出現了胸悶、嗓子發炎、干眼癥等癥狀。為此,馬先生想提前退租,并向房東要回押金和剩下的租金,但房東拒不退錢,并保留追究馬先生違約責任的權利。
馬先生手上有專業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結論是甲醛嚴重超標。他據此與房主溝通,要求提前退租,要回押金和剩余房租,并發微博曝光此事。這些都是正當維權之舉。
上了5次熱搜,問題就一定能解決嗎?當然不是。有些事件,迫于輿情壓力,相對方會選擇和解,但并非每一個事件的相對方都會做如此選擇。出于維護自身權益等考量,一些當事人選擇不和解,這是他們的自由。
在這一事件中,如果房主認可馬先生手中的檢測報告,接受他提前退租、退還押金和剩余租金的解決方案,雙方達成和解,省時省力。
但是,馬先生單方委托的檢測,房主可以不認可嗎?可以不接受馬先生“自己找人來檢測”的建議嗎?如果房主認為馬先生的方案過于苛刻,可以不接受嗎?上述問題的答案,都應該是肯定的。
房主可以“不認可”,可以“不接受”,但并不意味著馬先生維權無門。當和解之路走不通,他還有向法院起訴的路可走。
到了訴訟階段,房主如果不認可馬先生單方委托的檢測結果,那就雙方共同委托,或者由法院指定檢測機構,對甲醛進行獨立測量,在測量結果的基礎上,依據事實進行和解;房主如果還是不認可馬先生的和解方案,那就讓法律說話,房主可能要承擔比退還押金和剩余租金更重的責任。
解決糾紛,訴訟是比上熱搜更可靠的途徑。這是因為,訴訟以國家強制力為基礎,法院居中裁判,“一錘定音”,一方哪怕心里不服,也要認可、執行。而上熱搜,“各說各理”卻無權威認定,難以形成共識。
從報道看,馬先生并非不知道有訴訟的路可走,只是擔心“起訴要花費很長時間,時間成本太大”。他說的一定程度上是事實,提高司法效率也正是司法努力方向。但有一點無可回避:當其他路徑無法給他公道的時候,訴訟就是唯一可走的路,除非他放棄權利。
上熱搜是比訴訟更有效率的糾紛解決方式。但這一事件,5次上熱搜也沒解決,再多上幾次熱搜恐怕也難以奏效。對于馬先生來說,及早到法院起訴,可能是更可靠的選擇。
撰稿 / 李曙明(法律工作者)
編輯 / 柯銳
校對 / 王心
歡迎投稿:
新京報評論,歡迎讀者朋友投稿。投稿郵箱:xjbpl2009@sina.com
評論選題須是機構媒體當天報道的新聞。來稿將擇優發表,有稿酬。
投稿請在郵件主題欄寫明文章標題,并在文末按照我們的發稿規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職業、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以及銀行賬戶(包括戶名、開戶行支行名稱)等信息,如用筆名,則需要備注真實姓名,以便發表后支付稿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