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可有人卻因一時貪念,將正常的消費維權機制變成了非法獲利的手段。近日,奉賢區(qū)檢察院辦理了一起利用商家 “過敏險”“薅羊毛”的案件,犯罪嫌疑人王某因詐騙罪被判處相應刑罰。
2024年8月,愛美人士王某在某化妝品官網店鋪購買了一款次拋精華液。試用后,王某臉部出現過敏現象。由于商家為該產品購買了 “過敏險”,王某按照流程上傳臉部過敏圖片、申請退貨并填寫物流單號后,很快便收到了退款。這次輕松退款的經歷,讓王某動起了歪腦筋。
此后,她用自己名下的3個淘寶賬號,多次購買該產品,利用系統自動退款規(guī)則,通過上傳同一張過敏圖和其他物流單號,屢次在實際未退貨的情況下申請退款,并將收到的產品在某線上二手購物平臺降價出售,短短數月便獲利2萬余元。
經查,2024年8月至2025年1月,王某用相同手法,頻繁下單24次該產品。經鑒定,上述物品價值共計人民幣4萬余元。
犯罪嫌疑人王某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他人財物,數額較大,其行為已涉嫌詐騙罪,2025年6月12日,奉賢區(qū)檢察院依法對其提起公訴。法院依法判處王某有期徒刑一年一個月,宣告緩刑一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退賠款人民幣七萬元發(fā)還被害單位。
檢察官提醒
誠信是市場經濟的基石,也是每個公民應遵守的基本道德準則。消費者在享受商家提供的售后服務和保障時,應秉持誠實信用原則,合理合法維權。
企圖通過不正當手段 “薅羊毛”,一旦觸犯刑法,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時,商家也應加強對各類售后申請的審核管理,完善風險防控措施,避免遭受經濟損失。
來源:奉賢檢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