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浦江之畔,洋溢著青春的脈動。“家在上海·一起幸福”——2025年上海與對口地區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研學實踐活動分享薈在上海浦東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行,來自新疆、西藏、青海、云南、湖北與上海共計600多名青少年匯聚于此,開啟了一場跨越山海的心靈之約、友誼之旅。
“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為上海與對口地區各族青少年增進理解、加深友誼、拓寬視野提供了重要支撐。2025年,上海與對口支援地區的53批近萬名各族青少年進行互學互訪。依托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機制,上海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開展了主題多樣、內容豐富的各族青少年交流活動,不斷豐富“家在上海”民族工作品牌內涵。
本次分享薈,不僅是各族青少年來滬研學交流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推進本市各族青少年交流的再動員和再深化。《夜光杯》主編劉芳分享了“夜光杯走進喀什校園”文化潤疆的動人故事;以“愛我中華山河美”為題,在滬喀青少年心中架起了一座跨越時空的文化心橋。“最美志愿者”王萌萌分享了十年云南支教的堅守,講述了云南姑娘小美從大山走向上海、最終扎根圓夢的勵志歷程。
精心設計的“點亮微心愿”環節,在征集參加活動各族青少年微心愿的基礎上,通過“結對認親”的形式助力青少年圓夢。活動現場,青海果洛州12歲的德唐措渴望有一雙新雨靴,長陽實驗學校的吳若旸助其達成心愿;新疆的阿依孜巴·艾孜提艾力希望在“大舞臺”上唱一首歌,白領驛家社工與其牽手,稚嫩的歌聲,唱出了對祖國母親的深情依戀。他們的心愿實現只是一個開始,社會各界將接力前行,逐一幫助其他孩子實現心愿。
此次實踐活動開發了三條研學線路,以中共一大、二大、四大紀念館等紅色地標為核心點,將上海的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有機融合,為各族青少年開展研學實踐活動提供“精神富礦”。
活動由市民族宗教局、市合作交流辦、市團市委、市婦聯主辦,得到白領驛家等社會組織、各市區相關部門以及對口支援地區各界的大力支持。
原標題:《六地青少年匯聚申城,譜寫團結新篇章》
欄目主編:張駿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王海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