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機合作射擊游戲一直是一塊玩家需求大、但優質作品寥寥的領域。像《深巖銀河》《雨中冒險2》《地獄潛兵2》這些作品已經發售許久,可仍然不斷有玩家樂此不疲地與好友在其中往復征戰。除了這些熟面孔外,想找一款既有趣味、又能和朋友久玩不膩的新品,其實并不容易。
這也正是《Mycopunk》的出現顯得可貴的地方。它是由獨立團隊操刀的一款小體量作品,卻在玩法構架、題材設定乃至美術風格上都透露出一種獨特的成熟感。真菌與機械拼裝的怪誕敵人、拓展性強的升級與強化系統,以及獨特的莫比斯畫風,共同營造出一種怪異卻上頭的爽快體驗。即便目前它還處于搶先體驗狀態,但所提供的內容,已經可以撐起數十小時組隊刷本的快樂。
優秀的合作體驗
《Mycopunk》是一款任務導向,聚焦打槍體驗的合作FPS,它沒有加入時下流行的Roguelike元素,也沒有任何局內養成機制。其核心玩法循環與《深巖銀河》有些相似:玩家在基地中選擇任務,隨后被空投至一張隨機生成的地圖中,完成一系列目標任務再召喚飛船撤離。
進入地圖后,怪物便會隨著時間不斷刷新,迫使玩家迅速推進任務目標。當前版本中共有六七種任務類型,大部分任務包含多個階段的復合目標,既有如清理敵人、破壞菌塊這類戰斗為主的目標,也有推車、守點等流程型任務。類似“回收太空艦艇”這樣的任務還需要玩家不斷拉動線纜,將紅藍兩色的線路連接上。
對于大部分任務,分工是最優的選擇:機動性高、生存能力強的玩家去優先處理任務目標,戰斗力高和Build成型的玩家負責優先清怪。因此,游戲在設計上就偏向合作游玩,也設計了功能完善的聯機大廳,可通過大廳搜索或創建公開房間等人加入的方式隨時聯機。即便任務已經在進行中,只要未滿4人,其他玩家就可以隨時空降加入。
游戲目前提供四種職業角色,每個角色在技能、定位上均具有著明顯區分。有角色可以豎起阻擋子彈的屏障,幫助掩護任務目標或殘血的玩家;有角色可以當場插個“繩桿”,讓所有隊伍成員都可以通過桿子擺蕩位移。且多人模式下角色死亡后,可以被隊友通過拾取“殘骸”并重新拼裝的方式原地復活。
相比多人模式下的互幫互助,游戲的單人體驗就有點地獄了。高難度下幾乎只有“剿滅目標”和“清理菌塊”兩種任務適合單人進行,其他像推車、掃點等任務都需要多線操作。在不斷生成的怪物海中,如果沒有搭配一套完善的build,單人玩家很難應付過來。
不過好在游戲的平均難度不算高。一方面,角色可以便捷地呼吸回血,再加上血量、技能和彈藥等資源都可再生,大部分任務也沒有時間限制,就算局勢不利,也完全可以選擇一邊溜怪一邊“跑打”。就算真的失敗了,也只是拿不到任務結算的經驗和道具,過程中已拾取的道具依然會被保留。
當然,如果未來的更新可以根據玩家人數,動態調整關卡的任務目標數量或難度的話,相信單人體驗應該也能獲得更加合理的反饋。
抽象又好玩的敵人設計
游戲設定中,玩家扮演的并不是什么救世英雄,而是一群將要廢棄,還被公司派遣前往清理真菌災害的員工。他們所面對的敵人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生物”,而是由真菌與廢棄機械零件拼裝而成的“縫合怪”,無論外觀還是行為都是一副抽象的樣子。
游戲也為敵人的古怪造型,設計了對應的拆解邏輯:每個怪物都含有一個類似球形核心的結構,擊破這個部位即可讓敵人直接散架。更有意思的設計在于,如果玩家只是摧毀了大型敵人的核心或肢體使其崩墜,而沒有完全將附帶的武器、防御模塊銷毀的話。這些散落的部件還會被其他敵人拾取并重新拼接,成為新的威脅。當然,玩家也可以找準機會,拾取敵人掉落的這些強力部件(一次性武器),對怪物進行反擊。
聽上去或許有點掉San,但游戲中對這一機制的呈現方式,更像是幫某種巨型植物修剪枝葉。如果不能一次性將這些不斷再生的藤蔓連根拔起,這些枯枝敗葉總有辦法卷土重來。
正因如此,游戲的戰斗體驗某種意義上挺新鮮的。哪怕都是精英級的敵人,根據結構不同,應對起來的方式也不一樣。有的怪物身上裝有屏障模塊,或提供免疫傷害的僚機。玩家必須冒著風險近身,用武器像手術刀那樣精準“切下”那塊麻煩的部件,才能解除怪物的防護。有的則搭載重型火力,如連發機槍、橫掃戰場的激光炮、AOE震蕩波等模塊,需要玩家快速識別并優先擊毀這些關鍵部件,否則只會變成越打越難的消耗戰。
從玩法層面來說,這套獨特的拆解戰斗設計,確實為《Mycopunk》帶來了獨特的節奏感。玩家要做的遠不止純粹的射擊,也需要在高速戰斗中進行一些策略解謎。
頗具特色的槍械改裝
值得稱贊的是,盡管《Mycopunk》仍處于搶先體驗階段,且整體體量屬于獨立游戲范疇,但在基礎射擊手感和角色操作反饋還是挺扎實的。角色移動流暢,滑鏟慣性等位移機制操作舒適。底層動作系統的穩固構建,為游戲漫長戰斗流程打下了良好基礎,哪怕是在敵潮環伺的混亂局面中,玩家依舊能夠保持操作上的舒適。
當前游戲中共有9種主武器可選,雖然我在游玩過程中只解鎖了其中5把。但它們在射擊邏輯與機制設計上的差異已經足夠鮮明。
例如,游戲中有一把可切換形態的武器“DMLR”,射擊可為能量條充能。蓄滿能量后,長按裝填鍵即可將攻擊變為激光束,不僅射程增強,輸出也會翻倍。
另一把我覺得比較有特色的是一把“蜂群發射器”。其特點是發射出的子彈會懸浮在空中,直到玩家松手時才會下落,并自動追蹤附近的敵人。因此玩家可以提前布置彈幕,待敵人靠近后,在遠距離進行精確打擊。
在武器上安裝了各式配件之后,其特色則會被進一步差異化。一把加裝了多個機制型插件的武器,輸出模式和屬性都會完全改變。當玩家初始自帶的步槍堆疊上“每射擊4次附帶一發導彈、每次開槍打出兩發、攻擊附帶‘腐敗’效果、子彈可彈射……”等等效果后,你絕對認不出這和最開始拿到的是同一把槍。
插件所附帶的效果千奇百怪,有些插件可以完全改變武器的玩法和傾向。例如,變形槍“DMLR”的激光可以獲得穿透護盾的效果,讓這把武器成為遭遇護盾怪的優選。而原本是蓄力后一次性發射的蜂群發射器,也可以通過模塊修改將蓄力發射變為全自動單發,將原本偏向爆發的傷害模式,轉為持久輸出的風格。
插件改裝的Build系統也同樣適用于角色,作用于角色的插件會強化角色附帶的兩個技能。玩家每完成一次任務,都會隨機獲得一個插件獎勵,擊殺敵人也有幾率掉落隨機插件。目前掉落池有些過于隨機了,想要組建Build目前完全看臉。不過如果某把不常用的武器突然出了一塊金插件,也可能會使它變廢為寶。當然,游戲也提供了一種“定向道具”,使用后可確保下一場任務必定掉落當前所持武器相匹配的插件,多少算是為過于隨機的成長加了點定數。
結語
《Mycopunk》是一款時下值得嘗試的合作刷怪FPS。雖然融合了諸多合作打槍游戲的底層設定,但也有其獨特的有機+無機的拼裝怪物策略戰斗,以及高度自定義的武器插件組合系統。若想真正體驗到它在策略、戰斗等多維度的爽快組合,趁著人多熱鬧的時候與朋友或是組野隊一起打一打,會為你帶來一段相當獨特的合作體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