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娟,這位重慶跑圈都不陌生的精英跑者,在11月即將跨入32歲之列 ,今年是她跑步的第八年。獨自帶著女兒生活的她一直在生活和熱愛的跑步中竭力尋求著平衡。在今年上半年她達成了全馬PB247,半馬PB121的目標 ,但同時作為面館老板的她也面臨著因為經營不善導致閉店帶來的現實考驗以及跑步狀態不佳帶來的迷茫。“關于未來,何去何從?”、“繼續再拼拼跑步這條路還是放棄?”…也許在麗江的每一周是她目前能看到的最清晰的第一步。
三月,對于朱娟而言是一個很特殊的節點:在經歷去年一冬的苦訓后,本土作戰的她終于如愿在三月初的重慶馬拉松Sub250,并將自己的PB成績提升至2小時47分。但是,緊接著來自于生活上的變化以及跑步狀態的止步不前讓她對于接下來的路充滿了壓力和迷茫。
“掙的錢連面館的房租都做不出來了”,終于,朱娟在三月份咬牙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她將自己經營了兩年的小面館盤了出去。
閉店以后,她在重慶找了一段時間的工作,但是頻頻受挫。想著不如先停下來給自己放個假,于是朱娟在四月開始專心訓練。在四五月這段時間,中國的跑者們正處于上半年的賽期中,朱娟也在這兩個月里完成了10場比賽。
6月22日,朱娟(左一)拿下黔江一場小比賽的亞軍
“我從重馬之后狀態就不太好,(跑步)也沒進步。剛好五月初我的賽期結束后,一位涪陵做訓練營的朋友要帶隊(自己也想去提高一下成績)去麗江訓練,他問我有沒有興趣?!笨紤]到找工作的困頓以及靠自己在下面訓練已經到瓶頸了,想看看自己極限到底在哪的朱娟,很快就下定了決心。
“去麗江訓練的花費一部分是獎金、一部分是家人的支持,對于生活的影響不會太大;女兒已經放假了,可以帶著一起去,這樣可以照顧及陪伴她……”經過一番盤點和自我的心理博弈,在給自己設下“我就試這一次”的底線時間之后,就這樣,處于困境之中的朱娟,選擇了放手一搏。
幾本書、一些吃食;一雙慢跑鞋、六雙碳板鞋
一臺平板及一些換洗衣物
就是朱娟上高原的全部家當
不打無準備的仗
6月30日是朱娟在高原訓練的第一天。這天清晨她在麗江中濟海公園完成了18.49公里的有氧慢跑:均配521,心率134。
朱娟居住的地方到中濟海公園有3公里的路程
左滑查看更多
雖然只有1小時32分鐘的深睡眠,但是她倒沒有覺得疲勞和不適。為了更好適應高原的訓練狀態,朱娟在上高原前兩個月就開始做了系列準備:一是堆跑量,將五月和六月的跑量保持在五百多公里,二是特意等到女兒放假?!耙恍┗锇樵缧r候就上去了,我算稍微晚點的??紤]到女兒六月底放假,我想帶著她一起上去。這樣我可以訓練得更安心?!?/p>
均配4分26秒
朱娟一個人在操場頂著雨跑完了16公里
雖然來前朱娟特意做了跑量準備,但是曾經去四姑娘山有過的強烈高反還是讓她對自己的麗江之行有些擔憂。好在到達的當晚睡得還挺好,不錯的睡眠質量讓她安心了不少。正式訓練的第一天,也沒有絲毫不舒服的反應。對于自己這次居然沒有高反,她覺得挺神奇也很開心。
重復踏實的專心做一件事
凌晨五點二十的麗江,天還未亮。距離日出還有一個小時,空氣里浸透著其他地區這個月份少有的涼意。朱娟一般會在這個點起床洗漱吃早飯。
一個面包一杯咖啡是她訓練前的早餐標配。吃完飯,她會跟同行的伙伴去中濟海公園或者體育館完成訓練。
朱娟所在的訓練營一般是早上六點開練,如果有在體育館訓練的課(強度),她們會晚半小時開始(體育館開門時間較晚);周天考慮是長距離加上要兩練,為了給學員們更多時間恢復和休息,周天早上她們的訓練時間會提至五點。通常早課跑完,如果餓了、回去也早,朱娟還會再加一頓餐。
酒店門口早餐店的紅薯粥、饅頭和小碟咸菜
早上練完后,朱娟會跟隊友們回去補覺。11:20-11:30是午飯時間,吃完她們會繼續回酒店午休至下午四點,再進行一個多小時的訓練。晚上六點半用完晚飯,一天的訓練也就正式收尾。
每周四次雷打不動的身體素質訓練
第一周結束,朱娟的跑量達到了168公里(其中包含1次訓練課因為下雨而取消)。她笑說自己還是大意了,碳板帶足了六雙,但是慢跑鞋只帶了1雙,遇見下雨,鞋洗了都還沒干。
朱娟在麗江第一周完成的訓練計劃,多以有氧為主
“麗江的紫外線很重,太陽也很大,雖然我每天都擦防曬霜,但還是曬黑了”,除了跑量的收獲外,她還喜提了一雙黑腿。
吃飯、訓練、睡覺,三點一線的重復。
朱娟形容自己就像回到了上學的時候,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好好學習;而在麗江她的目的很唯一,那就是好好跑步。訓練的日子很單一甚至有點枯燥,但每天滿腦子只做一件事帶來的簡單感讓朱娟很踏實。
朱娟每天都會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訓練與生活
不一樣的趣味
一個晴天、一張跑步途中的“借道訓練”指示牌、訓練路途偶遇的一朵花一匹馬、藍天下的幾棵棕櫚樹、幾只不怕人的野貓、菜農的綠色小麻瓜、酒店樓外的丁香花、被撿回房間放在浴室做裝飾的一枝橘子枝……都是朱娟在訓練和生活的犄角旮旯里發現的生趣。
“訓練的每一天都可以不一 樣”
“看著每天的節奏都一樣,但是你總能在每一天發現或者是制造點不一樣的樂趣”,比如和她一起訓練的重慶小伙伴怕飲食不習慣,來麗江特意自備了一罐油辣子; 比如有時下午訓練完畢,教練會帶他們去改善伙食,吃本地特色的牛肉鍋。
(左一)隊友的自制油辣子
(左二三)兩種鍋底照顧不同口味的人
左滑查看更多
云南和川渝的飲食習慣相差并不大,整體而言還算對朱娟的胃口:訓練營的收費是150元一天(含吃住練),包中午和晚上兩頓。 中午一般以快餐居多,15塊1個人,菜隨便吃。 晚上則是吃炒菜,口味都比較偏向重慶和貴州這邊 。 但是一天天總有吃膩的時候,所以朱娟還給自己買了一個小的電飯煲,偶爾燉點湯,給平淡的生活加點調味料。
朱娟用玉米、胡蘿卜和蟲草花燉的雞
談到各種趣味的事,讓朱娟印象深刻的是有位隊友買了一臺洗衣機,“我們住宿的地方沒有洗衣機,去外面可以選擇5元一次的自助洗衣。有個隊友直接為此買了一臺!哈哈” ,此外6-7塊一斤的山竹、2塊1個的大紅心火龍果……更為日常愛吃水果的她提升了一點幸福指數。
住宿的地方分為單人間和雙人間
因為女兒同行,朱娟選擇的是單人間(左一)
左滑查看更多
至于訓練之余,朱娟則用“宅”來形容。
考慮到安全問題(周邊的治安并不特別好),她日常跑完步之后的休息時間幾乎都宅在酒店里看書和剪視頻。 一周下來,她發現帶的書都不夠看,又額外買了幾本。 11歲的女兒更多時候只覺無聊:因為只有她一個小朋友,沒有其他玩伴。 偏僻的地方朱娟也不放心她一個人去。 日常寫完作業要么就是看書要么就是玩玩平板。 所以偶爾下午訓練的時候,她會把女兒帶到公園玩,或者讓她跑下步散散心。
一起跑步的母女倆
直面恐懼
“克服恐懼的唯一辦法就是直面恐懼。終于完整的跑完了一堂間歇課,謝謝伙伴?!?月9日,朱娟在朋友圈用九張圖和一段如釋重負的話記錄了自己突破心魔的時刻。
第一堂間歇課后,朱娟說, “Amazing”
去高原前,速度一直算是朱娟的心結。 她不懼長距離,但是每到跑速度的時候總會發怵; 上了高原之后,每周三、五的強度課成為了最讓她痛苦和崩潰的兩堂考驗。 不比平原地區還能頂頂,上了高原后,怎么都抬不起來的腿、沉重的心肺,在下面能頂到3分+的配速到了上面,好像怎么用力都進不了4分……高原當周,朱娟的兩場間歇課都以DNF未完成告終。
“有的時候真的恨自己為什么不能再頂一頂?”挫敗和痛苦如潮水般間歇性地沖刷著她的堅定和信心,對于速度的恐懼甚至一度讓她跑前當晚失眠、晚上做夢都在跑步的地步。 “其實我知道這是心理障礙。本來不是很難,但是一想到跑間歇,我就有心魔,潛意識就是覺得自己跑不下來,最后也真的沒跑下來?!?朱娟總結自己是敗在自己身上。
眼淚與兩場未完成的間歇課
左滑查看更多
“平靜的海面培養不出優秀的水手”,一帆風順有時是一種原地踏步,反而挫折有時讓人成長更快。 朱娟暗下決心,既然沒跑下來,那就調整心態繼續全力以赴。
終于,在完成了一周的適應性訓練之后,朱娟在第二周再次迎來了自己的間歇考驗:前面9組在預想中順利達標,跑到10-11組時,相似的痛苦再次襲來。 她一邊哭一邊跑,只剩最后一組了,但是不想跑的念頭再次緊緊攀上了雙腿,“又要放棄了嗎?”
“跑嗎?帶你”。 來自于伙伴的助力,最終成功幫助朱娟將最后一組間歇頂了下來。 這是她在麗江第一次完整的跑完一堂間歇課,“我真的很感謝我的上海隊友,在我想要放棄的時刻拉了我一把。”這對之前七八年大都時候都是自己一個人跑的朱娟而言,團隊帶來的力量在這一刻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具象化——有人“碾”著你,你不得不跑; 有人在前方,你只需要去跟隨。
跑完的剎那,“我可以”的成就感和難以名狀的情感充斥著她的胸腔。 之前一直筑建的障礙墻好像一下就被打碎了。她用升華來形容那一刻的突破。
“我來這的最大收獲,不僅在于克服了最大的心魔,讓我不再畏懼自己的弱點短板;還在于每天我都能在這兒感覺到、真切看到自己的進步。而且這才第二周沒完。所以過程雖然很累,但我非常開心?!?/p>
訓練突然變得浪漫起來,每一步都是變強的痕跡
抉擇與堅定
7月16日是朱娟到麗江訓練的第三周,她在上午順利跑完了高質量的4公里混氧和10組1.2公里的間歇。
一個半月之后,訓練滿2個月的她將把9月14日的沈陽馬拉松作為自己下高原后的第一場比賽。 “我會稍稍適應一段時間。如果狀態不佳,我就把它當拉練了,西安馬拉松去跑成績”。 當然如果西馬沒跑好,朱娟還將在11月再跑一場。
對于未來,朱娟知道自己還將繼續面臨生活與跑步出的那道“跑與放棄”的考題,她的回答是, “能突破就先全職跑,甚至是換個城市也未嘗不可(大城市機會多),如果期間能遇到合適的工作機會更好。”
但如果從麗江回來之后還突破不了,她也將安心找工作上班,以后就只跑著玩了。
所幸來自媽媽的經濟支持,讓她也多了幾分沖勁兒:她將自己 下半年的短期跑步目標(能達到)放在242-245,中長期目標則是跑到國家健將?!斑_到短期目標就繼續往下嘗試,若能突破240,我就更有信心了。既然目前選擇了這條路,那就先走下去,不管結果怎樣都不要給自己留遺憾?!?/p>
本條內容創作團隊
作者:WR China Team
設計:小春
圖源:受訪者提供
投稿、應聘兼職作者,請聯系
womenrunning@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