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窗的事情本來事實很簡單,事實很清晰,就是列車侵線脫軌,內壁車廂造成內部高溫高濕,現場已經有人嘔吐暈倒的情況下砸個窗戶,這算不得錯。
列車組的做法倒不是說完全不能理解,只是說執行的太死板了,鐵道工程是我們專業的必修課,牢章還是能說上兩句的,從事后乘務員把住車窗的表現來看,也確實是擔心大家跑下去了,很容易造成進一步事故,之前南京就有一個因為野豬侵線,技工下車檢修被列車撞死的。
這個原因很簡單,火車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學名叫封閉,簡單來說就是車輛之間是互相有感知的,但人不在這個系統里面,人是不參與整個火車道的封閉系統判定,人員聚集在鐵軌上非常容易被撞死。
乘客一方確實已經出現不良反應了。通過現場視頻也能看得出來,你說現在這個社會,有一兩個在火車上光膀子,我信,出現如此大規模的脫衣服行為那一定是環境很難忍受了。
老張本來沒準備說,乘客破窗不能說是完美無瑕,也至少可以說事急從權,但是架不住鐵路部門自己跳出來喊委屈了,那我們可得好好盤盤道。
三篇文章先后出現,《破窗不是自救壯舉》《砸窗非英雄之舉》《守序方為安》,他們作者也被查出來了,朱哲(青藏鐵路宣傳干事)、楊軒宇(中鐵沈陽局宣傳干事)、張凱(中鐵太原局宣傳干事),全是鐵路系統"正能量獲獎者"。
只能說太偉大了編制,編制改變了人的認知,當場大腦升級。
拋開文章中以高鐵車廂論綠皮車廂的種種事實錯誤以及幾篇文章里邊頻繁出現的雙引號這種非常ai的文風不談,幾篇文章的方向是非常一致的,那就是強調要守規矩,要聽話。
砸向規則的那一擊,永遠不會帶來真正的安全。唯有讓秩序的微光穿透情緒的迷霧,公共安全的燈塔才能永續長明。因為只有每個人都守好自己的“情緒軌道”,集體安全這趟列車才能平穩抵達終點。
那好,既然你們講規則,我也講規則,原先是鐵道部的時候,這事還不好說,鐵道部權力大得很。
2013年鐵道部撤銷后,國鐵集團及其下屬公司屬于企業,與乘客形成的運輸合同關系。這是國有公司對個人提供客運服務,而不是鐵道部的服務。鐵路雖然承擔國家規定的普遍服務義務,比如運兵,但這些屬性不影響運輸合同的民事違約責任。鐵路公司作為承運人公示車次和票價屬于要約邀請,乘客購票是要約,鐵路公司出票是承諾。
牢章特意去買了一張K1373的車票,牢章取的這張是報銷憑證上很明顯的寫著新空調硬座。
作為客運服務,鐵路方面需要按票面載明的時間、車次、席別提供運輸,并將旅客安全運送到目的地。
這么一看就很明顯了,本次鐵路方面違約至少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是,運輸時效問題,第2部分是空調問題,沒錯,前文所述,車廂配置,新空調硬座的席別,這也是運輸合同承諾的一部分。本次事故是鐵路方面違約在先。
當然鐵路方面完全可以宣稱,自己也是侵線事故的受害者,但問題是侵犯事故的責任人是金溫鐵道公司,是浙江省鐵路發展控股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是國有企業,也是鐵道集團的一部分,你自己的地方鐵路公司業務出問題,對顧客造成的損失,顧客也有追索的權利。
我們再回頭看不談我為什么砸窗,只彈我砸窗的表現。幾位宣傳干事說的大量事實。那是在雞蛋里頭揀骨頭,揀來揀去,說了那么多罪名,沒有一件能站得住腳。
交通運輸部《鐵路旅客運輸規程》第三十一條規定,因鐵路運輸企業原因或者自然災害等其他不能正常運輸情形導致旅客不能按車票記載的時間、車次、車廂號、席別和席位號乘車時,鐵路運輸企業應當按照旅客的要求辦理退票或者改由其他車次或者席位運送旅客。
鐵路公司至今未主動承擔責任,更未對受損旅客作出明確道歉或補償。大家都沒有主動退票,追究你的違約責任,甚至于只是砸了一面窗戶而已,這相比于整輛車的違約責任來說已經很輕微了。
以上是從法理上說,當然,人民群眾也不是一點道理不講,從情理上說,k字頭綠皮車不掙錢,本身也兼具某種公共服務屬性,所以大家沒有找你鐵路部門追訴,沒找你索賠,是在情理上理解配合你工作,是乘客寬宏大量。
我們來看一下類似案例在歐洲的表現。
B站上有人傳的視頻標題已經寫得很清楚了。22年7月19日,法國泰利斯高鐵故障,空調失效,600乘客被困3.5小時,小伙開門失敗后砸窗,后續高鐵公司進行了賠償。
其實最近幾天前,也出了類似的事情,根據bbc 7月6日報道,法國北部一輛歐洲之星高鐵因為停電延誤,該鐵路運營商已向乘客提供補償方案,包括全額現金退款或價值三倍于車票價值的代金券。
我們實事求是說,歐洲的高鐵運營商也拒絕乘客下車,拒絕乘客下車確實是鐵路運營的常規操作,因為下車很容易導致事故。但不賠償還要指責乘客,就很流氓了。
宣傳干事們在網絡上“只談砸窗,不談違約”,將乘客在極端情況下的應急行為單方面定性為違法 不文明,這是一種偷換焦點,鐵路方面明明是占了便宜的事情就不要再出來賣乖了。
從鐵路部門自己的通報來看,發生事故的時間是8:30,半個小時后車組打開窗戶通風,但綠皮車能開的窗戶數量實在是太少,未能起到明顯降溫效果。又過了約20分鐘,根據鐵路部門自己的說法,車內溫度升到了31度。
所以這個31度障眼法的成分居多,讓你覺得還能勉強接受,但問題是砸窗是又40分鐘之后的事情了。空調斷電50分鐘,車廂溫度已經從夏季空調溫度,上升了五六度,再過40分鐘,溫度進一步升高,濕度也非常高,這樣的環境,鐵路部門當然可以說沒有達到自己的緊急預案破窗水平,但你的標準老百姓認不認可是另一回事。
再重復一遍,我不是不理解鐵路部門的工作,誰也不想鐵路發生事故,綠皮不賺錢,出點差錯,大家也能理解。但認錯的態度很重要,你可以盡情發通稿沒理攪三分,可每個人心里都有桿秤。
這有兩口棺材,你們這些宣傳干事告訴我,哪一口是冷靜的,那一口是沖動的?
就事論事的部分說完了,牢章還得再發點議論。
鐵路部門在通告里發了這樣一段呼吁,
如乘車過程中發生突發情況,鐵路部門將按照應急預案妥善處置,請廣大旅客聽從列車工作人員安排,共同配合做好應急處置工作。
聽通知當然可以,鐵路部門是職業運輸者,當然對于鐵路情況最了解,有權利作出臨時處置決定,但評判處置決定是否合理,這個權利恐怕不應該在鐵路部門手里。
現在的情況是鐵路部門掌管運輸業務,緊急情況下采取什么措施由他們決定,自己是運動員,而措施合理不合理都要按自己的意思來判斷,又是裁判員,同時,事后他們還掌握著媒體,可以發通稿來指責乘客,還兼職場外拉拉隊,這是極不合理的。
組織行動和作出評價的權力必須被分置,不然歷史會有多荒謬大家心里是清楚的。我們這一代人并非沒有經歷過荒謬。
管理成本有的時候不是應該讓誰承擔就會讓誰承擔的,而是照著慣性向成本最小的方向轉嫁,誰最老實誰就要承擔最大的成本。
這些年的社會現實教會大家一件事:遵守規則的前提是規則合理。從這個角度上說,多砸窗戶,少聽通知,是爭取統戰價值的最好方式。
現在大家對砸窗戶的態度,是對絕對服從慣性的打破,不是我們健忘,是你們以為大家會選擇遺忘。
章北海的自然選擇
Après moi, le déluge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