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福建理工大學聯合福建醫科大學、福建江夏學院、福州職業技術學院、福州軟件職業技術學院組成的“追尋領袖足跡 擔當強國使命”2025年福建省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示范隊奔赴安徽,深入安徽創新館、駱崗中央公園、合肥工業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等地開展實踐調研。
實踐隊師生在安徽創新館開展互動式現場教學
實踐隊首站走進安徽創新館,先后參觀了“創引擎”“創智慧”“創未來”三大主題展區,近距離觀摩全超導托卡馬克裝置、穩態強磁場、大氣環境立體探測實驗研究設施等大科學裝置設備模型,現場感受安徽在自主創新方面取得的顯著成就。“我們的專業學習,就是要對標解決核心技術難題,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將愛國之志、報國之情熔鑄進大國重器。”福建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吳任慰以國之重器為背景,展開現場微課。“一件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創新展品,讓我真正觸摸到科技改變時代、知識改變未來的強大合力。”福建理工大學學生李圣杰在分享時說,“吳老師的講解讓我更加理解了‘自力更生是法寶’的真理。我們要立足專業領域,主動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為核心技術攻關貢獻智慧和力量。”
實踐隊師生在駱崗中央公園參觀安徽園
當天下午,實踐隊隊員走進駱崗中央公園。這是一座充滿時代記憶的公園,將“退役”的機場跑道變為市民的綠色廊道,老舊機庫蝶變為特色文化空間。駱崗中央公園生動映照了“變廢為寶”的發展智慧,進一步深化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隊員們實地調研公園如何保留航空歷史印記,并巧妙融入休閑、體育、科普、航空運動等多元功能設計,探索其煥發全新活力的密碼。福建醫科大學學生張芷妍說:“駱崗中央公園是綠色和科技的完美融合,讓我深深感受到科技改變生活,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力量。”
實踐隊與合肥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座談
實踐隊還走進合肥工業大學,并與合肥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開展了座談會。座談會上,與會師生共同觀看了學校《追夢之光》宣傳片,深入了解合肥工業大學“工業報國”的厚重校史與“特色鮮明、工科見長”的辦學成就。合肥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牛小俠系統介紹了學院在深化思政課改革創新、構建協同育人機制、培育學生“工科底色、報國情懷”等方面的“合工大經驗”。
實踐隊員參觀合肥工業大學校史館
座談會后,實踐隊參觀了合肥工業大學校史館。校史館內詳實的科教融合檔案,生動呈現了從工業建設初期的技術攻堅到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等領域的創新突破歷程,這些歷史引發隊員們對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深度思考。在“創新發展”主題展廳,福建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袁小云結合合肥工業大學服務新能源汽車等國家重大項目的珍貴檔案和圖像資料開展現場教學:“從圖紙到裝備,從實驗室到生產線,都凝聚了中國科技工作者一代一代接續奮斗的歷史印記。同學們,我們無論學什么專業,都要傳承和弘揚老一輩科技工作者的科學精神,自覺挺膺擔當,勇挑重任,在新的賽道上跑出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最好成績。”
福州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張宇樂在參觀后說:“校史館里那些帶著‘泥土味’和‘機油味’的科技攻關成果,讓我明白,敢于實踐勝過千言萬語。袁老師在成果展柜前的解讀,使我真切體會到‘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偉業’不是口號。做一顆關鍵領域的‘螺絲釘’,牢牢擰緊科技強國的‘鏈條’,就是我們的青春責任。”
實踐隊專家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領學
次日,實踐隊走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沉浸式觸摸前沿科技的強勁脈動。在專業人員講解下,隊員們深刻體會到該校構建的“政產學研金服用”協同創新生態。福建江夏學院學生翁馨深受觸動:“站在這些改寫科技發展的巨大成就面前,我更深刻地認識到青年一代作為‘創新先鋒’的責任——就是要以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將青春奮斗投入到國家最需要的地方中去。”
活動結束后,實踐隊隊員紛紛表示,要牢記囑托,堅定不移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刻苦學習,增強本領,奮力書寫科技報國、科技強國的青春新篇章。(文/圖 李圣杰 許冰潔 徐潔瑩 李博洋 翁馨 吳佳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