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到朱元璋,很多人對他的印象,可能是殘暴皇帝,但朱元璋本人在歷史上還是有功績的,也算是青史留名的一個皇帝。
朱元璋
而要提及到朱元璋,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人物就是劉伯溫,很多人覺得劉伯溫和朱元璋之間的關系就像是諸葛亮和劉備之間的關系。
劉伯溫
一、謀士劉伯溫
文學界認為劉伯溫是明初詩文三大家之一,在文學領域上,劉伯溫確實是有非常深厚的功底的。
劉伯溫自幼博覽經書,天文,歷法,兵法等等,基本上無一不通。光從這一點來看,確實和諸葛亮十分相似。
劉伯溫
劉伯溫早年曾經中舉進士,后來被授予江西高安縣城之后,又做過江浙行省都事、郎中等等多個職位,但在官場上,因為不通人情世故,遭到排擠之后,憤而辭官。
習慣以后劉伯溫很長一段時間都在家鄉隱居寫作,一直到1360年,被朱元璋請出山,到應天也就是現在的南京,擔任謀臣參與決策要義。
劉伯溫
當時劉伯溫曾經向朱元璋提出過時務十八策,后續又給朱元璋攀登帝位,出謀劃策,做了很多規劃,確實算得上是明朝的開國元勛。
從劉伯溫前期的一些個人經歷來看,和諸葛亮之間確實有一些歷史共通之處,而且歷史功績上,劉伯溫后續輔助朱元璋開創了明朝,并且盡力保持國家安定,當時明天也有人將他比作是小諸葛武侯。
諸葛亮
甚至包括朱元璋也稱贊劉伯溫稱他是吾之子房,在最鼎盛時期,外界甚至有流傳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如果我自己本人也曾經聽過,再世諸葛這樣的戲言。
對于普通人來說,如果能夠和諸葛亮相提并論,當然會覺得與有榮焉,但劉伯溫自己本人是一個非常傲氣的人,他聽到很多時候別人將自己和諸葛亮相提并論,心里是不痛快的,而且總是想著自己會比諸葛亮更有才有謀。
劉伯溫
二、羞辱諸葛
對于劉伯溫來說,外界對于他的稱贊越多,尤其是對他和諸葛亮的比較越多,他心里越不痛快,也因此后來還發生了一件十分有趣的野史趣事。
據傳劉伯溫在知道外界對自己對諸葛亮的評價評比之后,曾經帶著隨從到諸葛亮的墳墓前,挖掘諸葛亮的墳墓,并且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了之前外界流傳的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這是14個字。
做完這些事后劉伯溫又令人繼續挖掘諸葛亮的墳墓,甚至心中暗暗竊喜,認為即使諸葛亮有臥龍先生的美稱,在死后也仍然會被人挖掘墳墓,不過如此。
但是在挖掘的過程當中,劉伯溫發現諸葛亮的墓碑后居然刻了一句話,我知后世有你,你知后世何人?這句話就像是對劉伯溫之前所刻的那句話的回敬。
影視劇諸葛亮形象
劉伯溫看到這句話之后確實也是十分震驚,思慮過后,越發對諸葛亮感到敬佩,因此在離開之前對諸葛亮的墳墓重重行了大禮。
關于這則風流野史,其實并沒有得到專業的證實,只是外界一直有這樣的流傳,不過從劉伯溫自己本人的一些著作當中能夠看出,后期劉伯溫對諸葛亮還是非常欣賞的。
影視劇劉伯溫形象
如劉伯溫和諸葛亮這兩個人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當年這兩個人沒能夠生在同一個時代未必是件壞事,而且外界有說法認為諸葛亮沒有軍事才能,從實力上比不上劉伯溫。
不過劉伯溫自己在《平西蜀頌》當中對諸葛亮的功績曾經大加贊賞,對于諸葛亮的很多計策都有過敬佩和欣賞的意思。
劉伯溫
這兩個英雄人物究竟誰更勝一籌?因為沒有在同一個時代過過招,所以大眾也無法判斷,但是從歷史知名度來說,諸葛亮遠勝于劉伯溫。
后人對于這些英雄人物跨越時代的短暫交集,會有很多好奇,沒有人知道劉伯溫究竟如何看待諸葛亮,但大浪淘沙,在過去亂世之中,能夠成就青史留名,無論是諸葛亮還是劉伯溫,都是了不起的人物,既是英雄,沒有必要分出長短勝負。
劉伯溫影視形象
結語
劉伯溫是個謀士,他并不帶兵,也并不領政,但是要在當年對朱元璋的貢獻確實也是舉足輕重的。而諸葛亮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在個人計策之上確實有過人之處,當然也要得益于三國演義這樣作品的流傳,二人之間誰勝誰負歷史無法評說,只有英雄二字能夠概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