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軍踏上中國土地的那一刻,幾乎所有中國人都認識到了日寇的滅絕人性,在中華大地上,那些日寇簡直就像是殺戮機器一般,所過之處寸草不生,令人聞之膽寒。
但是在經歷過一場戰斗之后,日軍竟然將一名高級將領的尸體裝進棺材,并對其進行了全戰場的通告來表示對這名將領的尊敬。
取材網絡
得知這名將領去世的消息之后,甚至就連一貫冷靜的蔣介石都趴在桌子上痛苦不已,并下令無論付出如何代價都要將這名將領的遺體給搶回來。此人究竟是誰?為何能夠獲得日軍的尊重?
中國名將張自忠
1940年,在日寇的持續推進之下很快便深入了中國腹地,并且還專門召集了15萬兵力準備用一場大戰的勝利當作天皇誕辰的獻禮。
不過日軍的計劃很快便被我國情報部門破譯并傳達到了第五軍區進行戰略部署,根據日軍釋放出的消息來看,這次他們準備在短時間內全殲國民黨第五戰區主力,并占領宜昌當作新的根據地。
取材網絡
得知此事之后,第五軍區很快便對此進行了一系列安排。先派人擾亂敵軍進攻安排,隨后便將另一支小隊安排在敵軍后方和前方進行配合,趁著敵軍慌亂之時前后夾擊,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而張自忠就是這次負責迎擊日寇的指揮官之一,面對日軍的大兵壓境,張自忠并沒有表現出任何的害怕。作為一個軍人,在戰場上就應該展現出軍人該有的氣魄,哪怕大軍在前,也絕對不會后退一步。
張自忠很清楚,如果他們退了,那么順勢而上的日軍將會給后方帶來更大的壓力,甚至給平民百姓帶來極大的傷亡,所以無論這場戰斗有多么艱難,也絕對不能后退一步。
取材網絡
為了能夠鼓舞士氣,在戰斗正式開始之前,張自忠還專門親自寫下一封信來提振士氣,這封信如此寫道: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清,石不爛,決不半點改變!
如此有魄力的一封信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士氣,同時也讓更多人認識到了張自忠對于這片大地的熱愛。不久之后戰斗開始,在日軍飛機和坦克的快速推進之下,國民黨軍也是很快便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就連前沿陣地都被硬生生撕開了一個缺口。
但別看陣地被打開了缺口,張自忠卻并沒有在第一時間選擇撤退,作為一個身經百戰的戰士,張自忠在對整體戰況的判斷也是比較準確的。
取材網絡
在張自忠的指揮之下,國民黨戰士也是很快便一擁而上,很快便重新奪回了陣地,在奪回陣地之后,張自忠便指揮著部隊開始阻擊日軍。
別看這個陣地才剛被奪回不久,但是在防御力上卻絲毫不比普通陣地要弱,也就是在國民黨戰士對日軍的不斷阻擊之下,也是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日軍推進的速度。
盡管如此,因為雙方在人數和裝備上都有著不小的差距,國民黨的軍隊在進行阻擊的時候也出現了不小的損失。
取材網絡
在如此大的損失之下,張自忠當即做出了一個決定,親自前往前線提升士氣。這可不是在開玩笑,要知道當時的前線風險是相當大的,過去基本上就是送死。但哪怕是在這種情況之下,張自忠還是選擇了前往。
張自忠的到來給在場的所有戰士們帶來了精神上的鼓舞,同時也讓他們明白,后方指揮官不會丟下他們逃命,哪怕是在戰事如此緊張的情況之下,也不會有人進行撤退。
士氣得到提升之后,前線的戰士們一個個地就像是打了雞血一樣開始對日軍展開了反擊,并成功截斷日軍后路。
取材網絡
張自忠的優秀表現
當日軍發現后方不對勁之后,便在第一時間派出兩個師進行回防。但是因為蔣介石在指揮上做出了錯誤判斷,導致張自忠所率領的那支軍隊徹底孤立無援,得不到任何支持。
并且日軍甚至還截取了張自忠的無線電通訊,導致張自忠和他的軍隊難以通過無線電聯系到其他軍隊進行支援,也就是說從現在開始,張自忠將成為一支孤軍,只能依靠自己沖出重圍。
得知此事之后,張自忠卻并沒有表現出任何害怕的表情,而是開始思考要如何破局。光靠剩下這部分人想要對抗日軍兩個師是比較困難的,但在沒有支援的情況之下,一直撤退也絕對不現實。
取材網絡
但無論如何,都還是要嘗試一下的,當張自忠帶領軍隊來到一個小山村之后也是很快便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己已經被包圍了。日軍為了能夠全殲張自忠的部隊,還專門多帶了一萬人對其進行圍困。
在這種情況之下,想要突圍出去的難度更是大幅提升,在對戰局進行過規劃之后,張自忠當即拿出手槍準備和部隊一起戰斗。雖然說也有不少人勸他找機會離開,但是張自忠很清楚,要是自己走了,那么光靠剩下的軍隊肯定是不好突圍出去的。
于是張自忠最終還是決定留在這里和戰士們一起戰斗,要走那就一起走。無論日軍的進攻力度多大,張自忠都從來沒有后退一步,他手持鋼刀站在戰場上不斷地揮砍著,就連鋼刀卷刃了都沒有任何反應。
取材網絡
他很清楚,能夠在戰場上多殺一個,就能夠為后方多爭取幾分生機。這才是一個戰士應該做的,但是在日寇的不斷進攻之下,最終這位抗日名將也倒在了日寇的圍攻之中。
不過也就是在經過這場戰爭之后,張自忠那種氣勢也深深震驚了那些日寇。結束了這場戰爭之后,日寇便懷著敬畏的心態將張自忠的遺體裝進了棺材里,并在之后進行了好生安葬,甚至為此停戰一天。
張自忠將軍為我國抗日事業做出了太多太多,也就是因為有著這種抗日名將,才讓中國能從那片血與火中順利走到了現在,無論如何,張自忠將軍的精神都值得我們永遠紀念。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張自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