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悟空問答 史之策
其實這是個偽命題,因為說不上對誰好對誰不好,更談不上為難誰不為難誰,他們兩人蔣介石都沒有“放過”。
閻錫山曾經在中原大戰中逼迫蔣介石下野,而白崇禧也沒有安生過,一直跟著李宗仁東奔西跑,只希望有朝一日推翻蔣介石。
▲閻錫山(左)與白崇禧(右)
他們兩人都給蔣介石制造了不小的麻煩,如果說兩人真的受到了為難,其實我并不覺得是意外。而兩人都能夠善終,已經是蔣介石做出的最大讓步。
蔣介石這里顯得比較大度了,對于這兩個“造反”的人,不僅沒有讓他們做韓復渠第二,反而是在臺灣好吃好喝的供著,但是也僅限于好吃好喝招待著。
蔣介石與閻錫山、白崇禧的瓜葛
蔣介石為了建立獨裁統治,在1929年準備召開大會,排斥異己擴充嫡系。因此難免會侵壓其他軍閥的勢力,其中尤以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反對為最。隨后引起了全國諸多軍閥的反對,最后造成了百十萬大軍對峙,戰爭一觸即發的場面。
中原大戰前期蔣介石被打的一退再退,如果不是張學良的支持,估計蔣介石當時就涼了。張學良一開始也被擁為中華民國陸海空軍副總司令,是專門討伐蔣介石的部隊。
▲張學良、張作霖、蔣介石
雖然他老爹沒了,但是他習得老爹張作霖的一點點智慧。觀望一段時間后,在最重要的時刻突然出擊,一舉扭轉了敗局。
中原大戰結束以后,閻錫山做起了軍閥最常做的事情——全國通電下野。隨后居住在天津了,然而仍然遙控著山西的大權。
如果說蔣介石與閻錫山最直接的沖突在哪?其實就在中原大戰,至于閻錫山后期固守山西,不允許蔣介石插手這種事情,在蔣介石那里完全是小事情。
如果蔣介石真的想搞閻錫山,那么他完全可以在中原大戰結束以后,派遣部隊駐扎在山西。哪會有后來的土皇帝閻錫山,這還不是蔣介石給閻錫山放水,才讓他重新掌握了山西大權,在這一點閻錫山甚至需要去感謝蔣介石。
而白崇禧其實一直都在和蔣介石作對,當然也不是說沒聽話,可還是作賤蔣介石的時候比較多。
▲白崇禧與李宗仁
比如說在北伐戰爭的時候,白崇禧聯合李宗仁逼宮蔣介石,要求其立刻下野。而說出的理由更是很好笑的“不宜以個人地位而犧牲黨國大計”,很快中央大權就被他們桂系軍閥掌控。一直到了當年的十月份,大權才重新回到蔣介石手上。
而蔣介石能夠坐到那個位子,肯定是有兩把刷子。為了反制白崇禧,蔣介石也是做出了“拉胡(漢民)倒桂”的計劃。后來更是要派人刺殺白崇禧,逼的白崇禧不得不跑出國門躲避。這個時候蔣介石對于白崇禧可謂是恨之入骨,巴不得殺了他,其實兩人矛盾說到底還是動了對方的利益。
天下沒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話用在兩人身上也很合適。倘若兩人任何一方示弱,并且不觸動或者是無法觸動對方的利益后,雙方都會給對方留下活路。就像白崇禧逃到臺灣后,蔣介石只是給了他冷板凳,并沒有要了他的命。
如果閻錫山與白崇禧只是因為上面幾檔子事情,才造成了兩人在臺灣的窘迫,那真的要說你太小看蔣介石的胸懷了。其實這些侵壓只是軍閥之間的小打小鬧,就像通電下野一樣,誰都沒當真。兩人到了臺灣后的局面,其實是因為臨走前的另一件事。
臨走前的孤注一擲——保了小命
先說閻錫山!在這么多的軍閥里面,閻錫山所固守的太原,在我軍的猛烈攻擊下,還能撐了半年之久。對于這一點,閻錫山已經在蔣介石的心里位置加很多分了。而閻錫山失敗后,也很快的跑到了南京投奔蔣介石。
但是好巧不巧,閻錫山趕上了李宗仁要推翻蔣介石。自古以來站隊都很重要,一個不慎就是萬劫不復。閻錫山作為山西土皇帝,雖然有個土字,但是后面的皇帝也不是瞎吹出來的。他選擇是兩邊押寶,雖然聽從李宗仁的安排,但是真正去做之前,也會跟蔣介石商量。
▲閻錫山
閻錫山的隊雖然沒有站死,但是對于蔣介石來說已經夠了,足以保下閻錫山的性命。但是也只是可以保命,想往更高的位置爬是很難了。
閻錫山剛到臺灣的時候,可謂是躊躇滿志。寫了兩百多萬字的文獻,專門用來研究如何反攻大陸。同時他也是站死了蔣介石,為其兒子蔣經國鋪路。因此一開始的時候,在很多事務上面,蔣經國經常會去找閻錫山商量。
但是人很容易被沖昏頭腦,閻錫山不知道哪根筋不對。經常在發表演講的時候,大批痛批蔣介石的錯誤,直指黨內不團結等原因。氣的蔣介石要直接改組行政院,嚴重削弱閻錫山的勢力。
閻錫山本來想以退為進,提出辭職的申請。但是此舉可謂是正中蔣介石的下懷,直接批準閻錫山“告老還鄉”。失去大權的閻錫山,也是看清了眼前的局面,去求蔣介石肯定不可能,因為拉不下臉,干脆也就認輸了。不久之后就搬到了深山老林住著了,從此永遠遠離了政治。
▲蔣介石與白崇禧
閻錫山其實還好點,大多數的時候還是和蔣介石的目標一致。但是白崇禧作為李宗仁的堅定擁護者,可是一直找機會要扳倒蔣介石。如果真的要殺一個人,那這個人肯定是白崇禧。但是白崇禧臨來臺灣前做了一件事,才保住了他的小命。
之前也講到了李宗仁在解放戰爭末期,準備扳倒蔣介石。除了依靠美國方面的支持,國內對其支持最大的就是白崇禧了。兩人一直都有合作的基礎,扳倒蔣介石更是有著豐厚的經驗,兩人的合作再合適不過了。
但是等到李宗仁真的成功后,白崇禧發現自己被騙了。兩人在合謀之前,李宗仁曾經給白崇禧畫過很大的餅。但是當時以我黨的勢頭,無論是誰掌權都是回天乏術。所以在李宗仁掌權后,還是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解放軍渡過長江。
白崇禧的勢力不僅沒有李宗仁所說的擴大,反而在一點點的縮小,還不如當初跟著蔣介石。所以在李宗仁奪得了位置后,白崇禧就什么都不給李宗仁做了。而蔣介石也看清楚了兩人之間的矛盾,準備從中插一腳。
▲白崇禧、蔣介石、李宗仁
因此他聯系白崇禧,告訴他“我們倆之前關系一直都很好,現在卻出現了這樣的事情,但是不管怎么樣我支持你在大陸的做法”。白崇禧也是很意外,沒想到蔣介石竟然不怪自己。
在臨逃跑之前,李宗仁曾經叮囑過白崇禧“你可千萬別去臺灣,否則蔣介石不會放過你。”可是這次白崇禧沒有像往常一樣,繼續相信這位老大哥。而是先跑到了香港住了一段時間觀察情況,最后才決定跑到臺灣。
其實到臺灣的時候白崇禧還受著傷,光桿司令一個對于蔣介石來說沒有任何威脅。蔣介石也沒有必要冒著大不諱,去殺掉白崇禧,至于閻錫山更是沒有必要。然而一些事情發生了就是發生了,世界上沒有后悔藥。就算是你現在改的再好,蔣介石也不可能原諒。
所以說到了臺灣后,蔣介石對于兩人誰都沒有放過,至于他們的性命肯定不會威脅。畢竟大家都是一個繩上的螞蚱,蔣介石真出手壓力也會很大。不說白崇禧,人家閻錫山可是辛亥革命的元老。
▲閻錫山與白崇禧
所以也就沒有了為難誰不為難誰之說,因為兩個人在蔣介石這里都不好過。兩人一直都被蔣介石派遣的侍衛24小時貼身“照顧”,甚至是白崇禧家門口就是警察局。
至于后來所說蔣介石殺害白崇禧,更是不可能了。白崇禧死的時候已經七十多歲了,殺死他的意義其實不大。如果說是蔣介石報復,那白崇禧就不可能在臺灣活了十幾年。而白崇禧的兒子后來也站出來辟謠了,老人是死于心臟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