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代發展的過程中,總有一些人,在祖國艱難的時刻不是選擇為祖國盡忠盡孝,推動國家發展而是選擇投奔向遠方的自由燈塔,在過去那個貧瘠的年代里,這樣的人很常見。
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確實經歷過很長一段時間緩慢的發展,在那個時候國家內部各方面相比較于美國這樣的國家確實要落后很多,然而隨著改革開放,國家政策各方面的完善,如今的中國早已今非昔比。
現在的年輕人對國家和對民族的自豪感是由內而外的,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從學校畢業之后不是選擇赴美留學,而是選擇留在國家內,甚至會選擇到基層為國家做事。
但是在過去,很多學有所成的年輕人,往往是選擇留在美國為美國做事,這其中甚至包含一些英雄的后代。
徐若冰
一、抗日英雄的孫女
原國民黨空軍將領徐康良,寫浙江孝豐人曾經在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就讀,后來在中央航空學校和美國航空學校都曾經就讀過,之后在臺灣國防大學聯戰班第1期成功畢業。
徐康良
抗日戰爭時期,他曾經多次帶領部隊阻擊日本人,擔任空軍轟炸機總隊副總隊長和總隊長,也曾經是成都空軍學校的教育長,為國家做過非常多的貢獻。
因為身份原因,1949年他跟隨蔣介石一起逃去了臺灣,不過他過去對于國家的貢獻,在抗日戰爭時期對國家所做的努力,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盡管后續逃到了臺灣,但并不能抹去他的功績。
徐康良的兒子徐乃力
徐康良本人愛國之心其實是不必懷疑的,但是在逃到臺灣以后,他的兒子卻并沒有繼承父親的遺志。
徐若冰
1953年,徐康良的孫女徐若冰出生,那個時候兩黨的關系還比較緊張,臺灣也還沒有完全回歸。
徐若冰出生以后,在10歲那一年,跟隨著父母一起移民到了美國,祖父過去也曾經是國民黨的高級將領,因此家里面多少還是有些家底的。
移民到美國以后,家人對于徐若冰的教育,并沒有去強化民族認同的徐若冰,或許是因為從小在美國成長起來,對于中國也慢慢失去了基本的情感,對于中華民族逐漸的失去了認同感。
徐若冰
但徐若冰的學習成績還是非常不錯的,后來憑借優異的成績拿到了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數學碩士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系統科學與電氣工程碩士學位。
徐若冰
她自己在職場上一直不斷的努力,因為是亞裔又是女性,在美國的環境里面想要長遠發展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徐若冰一直都非常的努力刻苦,也很聰明。
在積累經驗之后,徐若冰開始在美國的軍工企業部門和軍界任職之后,在美國非常著名的軍火巨頭雷神公司工作了很多年,還曾經負責管理過雷神公司的電磁系統實驗室。
徐若冰
之后她被任命參與管理F-35隱形戰斗機一體化雷達電子戰傳感器的項目主管,在該項目研發過程中表現極其優異,甚至被稱為是F-35雷達之苦,后續又負責監管這家公司無人機研發項目。
因為在美國軍工企業表現出眾,2021年的時候還被美國拜登總統提名為美國國防部負責研究和工程事務的副部長,她也是創下了亞裔美國人在美國國防部文官系統的最高紀錄。
徐若冰
二、個人發展與愛國情懷
如果從個人發展角度來看,徐若冰的個人發展絕對是在亞裔當中數一數二的存在,他絕對是優秀的人物,但是很多人對于徐若冰有質疑。
徐若冰
絕大多數人認為徐若冰是從中國臺灣移民到美國去的,按理說父母的教育應該要有基本的對國家民族的情懷教育,但徐若冰這些年在美國的發展來看,很顯然是和中國站在敵對面的。
其實對于像這樣早年移民到其他國家,在國外環境成長起來的華人,沒有必要用愛國情懷去進行規范,無論父輩甚至祖父一輩有過怎樣的功績,為國家做出怎樣的貢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徐若冰
徐若冰做出的是他個人的選擇,確實也沒有必要太過于譴責,但對于很多年輕人來說,即便是到了國外,也沒有必要和國家站在敵對面,民族情懷的教育仍然是非??少F的。
結語
不同的生長環境造就不同的人格和思想,徐若冰的祖父是抗日英雄,但是徐若冰本人并不是在過去那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而且她也已經移民成為了外國人,在這樣的情況下,將徐若冰視作是純粹的美國人,或許就沒必要糾結了。
徐若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