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電影《長安的荔枝》上映,17日,影片首映,編劇、導演兼領銜主演大鵬,總制片人李亞平,領銜主演白客、莊達菲、劉俊謙,特別主演常遠、楊冪,友情出演王迅、孫陽、付航,演員楊環宇、閆佩倫、童漠男、衣云鶴、梁植,原著作者馬伯庸,劇本顧問張吃魚,編劇沈雨悅、戴思奧,攝影指導王博學,美術指導王競,造型指導李宙,剪輯指導屠亦然、黃曾鴻辰,聲音指導王鋼、劉曉莎,作曲翟錦彥,執行導演顧海平等臺前幕后的主創亮相。大鵬表示:“我們拍攝這部電影克服了很多困難,每個人都在自己的領域變成了李善德。”
首映禮上,大鵬、白客、莊達菲、劉俊謙為觀眾解讀了“荔枝小隊”的深厚情誼。大鵬和白客在拍攝荔枝園篝火戲時縱情飲酒跳舞的畫面,讓莊達菲記憶猶新,她表示,阿僮當時的笑容是看到好朋友李善德和蘇諒能夠松弛下來,自然而然流露的。而林俊謙被提問“林邑奴心中的李善德是怎樣的存在”時,笑稱“全世界我最愛的男人”。“荔枝小隊”還與付航一起復刻了眾人在荔枝園大喊“能成”的名場面。
楊冪不僅跟大鵬現場重現“再扇我一巴掌”的名場面,還跟常遠上演“番外”。作為戲里坑了李善德的始作俑者,常遠面對李夫人鄭玉婷的“巴掌”,搞笑地連呼“(我)錯了(我)錯了”。王迅、孫陽從各自角色的角度分享了對待領導的小妙招,王迅表示“不要硬碰,要有策略”,孫陽則認為要發揮智慧“向上管理”,引發現場觀眾的掌聲與歡笑。
總制片人李亞平透露,跟大鵬導演的整個合作過程很像電影里的那句臺詞“他答應的事,都能做到”,由衷感受到從第一天開始就找對了人。原著作者馬伯庸也給予電影充分肯定,認為比原著小說“更加有情懷,更加有層次”。劇本顧問張吃魚被劇本層面的文字最后呈現在大銀幕上的沖擊力所感動,坦言“我相信從今天開始,當觀眾想起‘一騎紅塵’的千古名句時會有非常具象的想象,這是大鵬導演帶來的”。編劇沈雨悅、戴思奧則透露,木棉花的設計靈感源自“木棉花盡荔枝垂,千花萬花待郎歸”的唐朝詩句,這是屬于李善德和鄭玉婷之間非常動人的故事表達。
北京首映禮也迎來眾多業內嘉賓大咖,制片人陳祉希回顧了與大鵬導演的十年合作情誼,表示“十年來大鵬導演擁有勇氣和信念,所以他每次夢想都可以成真”。曹保平導演認為,影片不管是敘事還是表達,都對觀眾非常友好。董潤年導演歸納了片中他特別喜歡的地方,尤其是李善德趕往嶺南途中的說唱歌曲,“向前沖”的勁頭非常符合大鵬的性格和創作理念。路陽導演贊嘆,這部電影“拍出了盛唐的背面,那些支撐起那個時代卻不會被人知道、也不會被記錄下來的渺小個體,屬于他們的勇氣和堅持讓人非常動容”。俞白眉導演表示:“看到了一部接近完美的電影,特別完整,既有原著的表達,又有更鋒利的角度,非常有個性。”
奧運冠軍陳夢感慨,拍電影跟運動員平時訓練備戰的過程非常像,需要太多人的付出,運送荔枝的過程也非常不容易,但正是因為這種艱辛和不易,才讓整個故事跌宕起伏,感人至深。演員宋茜覺得這部電影不只是講一個送荔枝的故事,還傳遞給她一種力量——“我們在遇到困境的時候可以勇敢地去拼一把”。歌手汪蘇瀧贊嘆,這是大鵬導演作品中“陣容最好,誠意最足”的一部。演員、歌手陳昊宇表示,觀影過程非常滿足,精良的制作和每一位演員完美的演出讓她的情緒跟著情節發展不斷變化。孫千則從電影中看到大鵬的不忘初心,更獲得了人生的感悟。編劇束煥給出“非常好看、非常深刻、非常動人”的評價,認為“李善德不惜代價抵上全部勇氣和所有熱情去干這么一件事情,體現出人的尊嚴和價值”。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肖揚
編輯/李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