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消息,7月1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會見北約秘書長呂特時,對俄羅斯態度突變,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與此同時,中國海關總署于當日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進出口數據,這兩件事在時間上的巧合,讓國際局勢的走向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特朗普一改此前執政半年內對俄羅斯的“曖昧”,公開表達對普京的“失望”,稱與普京通話“無意義”。他提出對俄“強硬”政策核心內容:一是發出“最后通牒”,若50天內俄烏無法達成和平協議,美國將對俄羅斯及貿易伙伴征收100%懲罰性關稅;二是啟動“北約埋單”模式,通過北約向烏克蘭提供包括“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在內的軍事援助。
特朗普執政初期,試圖以減輕對俄制裁換取俄方在俄烏沖突上的讓步,實現停火。他多次宣揚能“24小時解決戰爭”。但俄烏沖突不僅未停,局勢反而愈發復雜。2025年6月聯合國數據顯示,當月沖突中平民傷亡達三年峰值,232人死亡、1343人受傷 。4月以來,特朗普對俄態度逐漸轉變,從呼吁俄方“停止攻擊”到如今的“憤怒指責”,此次關稅威脅,更凸顯其之前談判路線的失敗。
特朗普(資料圖)
與關稅威脅相比,軍援政策對俄羅斯威懾力更大。特朗普宣布向北約提供“最頂尖武器”,“愛國者”導彈系統預計“數日之內”運抵烏克蘭,費用由歐洲承擔。德國、芬蘭等八國已啟動采購程序,形成“美國軍工企業生產裝備→北約盟國支付賬單→武器經北約協調入烏”的“有償援助”鏈條。這一做法既讓美國軍工企業獲利,又通過軍事援助綁定北約國家國防開支承諾,資金回流美國軍工復合體;還讓美國以“協調者”身份規避直接沖突風險,掌控對烏軍援主導權。不過,俄羅斯總統發言人佩斯科夫稱美國此舉“純屬生意”,沒有改變實質內容 。
面對特朗普的“最后通牒”與軍援威脅,俄羅斯方面表現得較為冷靜。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15日表示,俄方將認真研究特朗普的聲明,這一聲明“非常嚴肅”。同時他指出,當普京認為有必要時,肯定會發表言論。
在俄烏談判問題上,佩斯科夫稱俄方已做好與烏方談判的準備,正在等待烏方提交第三輪談判時間方案。但烏克蘭方面此前表示,與俄羅斯繼續談判“沒有意義” 。對于美國通過北約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佩斯科夫認為這可能讓烏克蘭“膽子更大”,將其視為“延續戰事而非實現和平的信號” 。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15日在社交媒體表示,特朗普的“最后通牒”讓全世界震驚,不過俄羅斯對此無所謂,歐盟已陷入失望 。
普京和特狼普(資料圖)
7月14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介紹了2025年上半年進出口情況。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21.79萬億元,同比增長2.9%,創下歷史同期新高。其中,出口13萬億元,增長7.2%;進口8.79萬億元,下降2.7%。進入6月份,進出口、出口、進口同比全部實現正增長,且增速都在回升 。
從外貿主體看,民營企業進出口12.48萬億元,同比增長7.3%,占我國外貿比重達57.3%,較去年同期提升2.3個百分點。外資企業進出口6.32萬億元,同比增長2.4%,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資企業達到7.5萬家,創2021年以來同期新高 。從貿易伙伴來看,上半年我國對歐盟進出口2.82萬億元,同比增長3.5%;對其他金磚成員和伙伴國進出口6.11萬億元,同比增長3.9%;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1.29萬億元,同比增長4.7%,占外貿整體比重達51.8% 。
這些數據表明,盡管面臨復雜嚴峻的國際形勢,我國外貿依然保持較強韌性,實現了總量增長、質量提升、變量可控。在全球貿易環境不穩定的背景下,中國外貿的良好表現,不僅體現了國內經濟的活力與潛力,也為全球經濟穩定提供了支撐。
特朗普對俄羅斯政策的突然轉變,背后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美國此前試圖以“戰略欺詐”手段,通過減輕制裁換取俄方妥協的設想失敗。美俄在俄烏沖突中的核心訴求嚴重對立,俄方堅持領土變更及歐洲安全框架重構等訴求,觸及美國戰略底線。特朗普在調解俄烏危機上盲目自信,除呼吁停火外無有效斡旋方案,導致外交努力失敗,被迫重拾“極限施壓”手段,希望通過經濟制裁迫使俄方回到談判桌 。
歐盟(資料圖)
另一方面,特朗普此舉也有“甩鍋”歐洲盟友的意圖。他將北約當作“支付武器的提款機”,新援助模式讓歐洲國家支付援烏武器費用,美國軍火商獲取訂單,同時加速資金回流美國軍工復合體。美國還以“協調者”身份規避沖突風險,掌控對烏軍援主導權 。此外,特朗普對烏克蘭也加深了戰略掠奪。暫停軍援期間迫使烏方接受礦產開發協議,恢復援助后,烏軍雖獲“愛國者”導彈緩解危機,但遠程打擊武器交付滯后,同時美國通過“有償援助”將債務鏈植入烏克蘭重建進程,烏方對美戰略依附加重 。
然而,特朗普的這一系列政策調整效果有待觀察。從經濟層面看,俄羅斯已被排除在SWIFT系統外,能源貿易轉向本幣結算,美俄年貿易額僅35億美元,不足中俄貿易額的3%,100%關稅威懾對俄羅斯經濟影響有限。即便推動更激進的制裁法案,對俄羅斯能源買家征收高額關稅,在技術追蹤和經濟反制方面也面臨困境 。從地緣政治角度,美國此舉可能進一步激化美俄矛盾,使俄烏沖突更難解決,也可能影響美國與其他國家的關系,引發國際社會對美國外交政策穩定性的質疑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