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中國國防部用中英雙語向世界宣布:中塞兩國陸軍將于本月下旬在河北舉行代號“和平衛士-2025”的聯合訓練。這是兩國軍隊首次軍事聯訓,塞方參訓的是精銳特種部隊。
當美國國務院高官漢拉漢前腳剛訪問科索沃、給當地分離勢力“打氣”,后腳塞爾維亞特種部隊就登上了飛往中國的航班。武契奇政府這一動作絕非偶然。北約東擴的陰影下,塞爾維亞地緣處境本就艱難:科索沃問題持續發酵,西方勢力虎視眈眈,6月底貝爾格萊德街頭爆發的騷亂更被武契奇直指“有外部煽動”。俄羅斯深陷戰爭泥潭自顧不暇,俄方還因塞武器經捷克流入烏克蘭而頻頻發難。在安全靠山崩塌的危急時刻,武契奇把目光投向了東方。
軍演前,塞爾維亞已用中國裝備武裝到牙齒。曾擊落F-117隱形戰機的傳奇部隊——第250防空旅,如今全面列裝中國FK-3防空系統。這套系統讓北約如鯁在喉:價格僅為“愛國者”導彈的十分之一,卻具備100公里攔截半徑和反隱身能力,演習中曾創下15發15中的戰績。更關鍵的是,當運-20機群跨越北約領空將FK-3導彈送達貝爾格萊德時,傳遞的不只是武器裝備,更是一面插在巴爾干地區的戰略旗幟。
此次塞軍參訓的第72特戰旅或第63傘兵旅,專精敵后滲透與反恐作戰。聯訓選在河北山地,針對性不言而喻,塞爾維亞當前最大安全威脅正是北約潛在的空襲及特種部隊滲透。中方選擇中部戰區精銳配合訓練,科目直指野戰偵察、反制顛覆等硬核內容。
武契奇那句“最困難時中國站在我們身邊”的感慨,道破了中塞關系超越軍貿的本質:在科索沃火藥桶隨時可能引爆的今天,中國提供的不僅是武器,更是對抗西方圍剿的戰略支撐。
塞爾維亞作為“一帶一路”進入歐洲的橋頭堡,其穩定直接關系中國戰略通道安全。而FK-3導彈打入歐洲市場、軍貿份額五年激增300%的實績,更讓中國軍工成為改變區域力量對比的杠桿。美國《國家利益》雜志警告,FK-3可能讓北約戰機在東歐失去信息優勢。當塞爾維亞士兵調侃中國裝備“包教包會”時,他們手握的已不僅是武器,更是打破西方軍事壟斷的鑰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