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繼續軍援烏克蘭的問題上,美國態度反復無常,在“完全中斷”和“加大力度”之間來回搖擺,顯然是在美國內部,有兩種聲音在角力的結果。
最近一段時間,一名美國政客——五角大樓的“三號人物”埃爾布里奇·科爾比非常活躍,無論是此前美方突然宣布暫停軍援烏克蘭,還是叫停英國航母在亞太的部署,以及重啟對“奧庫斯”協議的審查,都是此人在推動。科爾比推動這幾件事情有一個毫不掩飾的目的,就是要針對中國。
【烏克蘭的外援說來就來說走就走】
美國到處惹是生非,彈藥庫存消耗嚴重
據觀察者網報道,從奧巴馬時代開始,美國兩黨都在呼吁一件事情——將戰略重心轉移到中國身上,但話說起來容易,實際操作中卻是千難萬難。
在中東方向,以色列四面樹敵,像“無底洞”一樣消耗美國的防空導彈;在俄烏戰場上,澤連斯基政府隔三岔五就要“哭訴”導彈不夠用,要求美國盡可能多地安排“愛國者”防空系統。
按理說,軍火武器的消耗量居高不下,對美國軍工體系來說是有利的,但美國軍工產能就那么大,拆了東墻補西墻已經足夠危險,萬一連美軍手里的武器都砸進去,美國霸權“一戳即破”的本質,就再也掩飾不住了。
在這個背景下,科爾比叫停援烏,說白了還是拆東墻補西墻,把僅剩的“好鋼”(先進武器)留著,預備在亞太這個他們認為的“主戰場”對付中國。
反觀烏克蘭在科爾比等政客的眼中,從來就是個“棋子”,而且隨著俄烏沖突的發展,已經淪落為了可以舍棄的“棋子”。
【在科爾比等政客眼中烏克蘭可以被“拋棄”】
他們的邏輯很“直白”:美國的核心利益和最大威脅在亞太(中國),歐洲的事,尤其是跟俄羅斯死磕這種“泥潭”,應該讓歐洲人自己扛大頭,舍棄烏克蘭,就是騰出手來,集中資源維護這個“霸權核心區”。
這還不算完,科爾比甚至還推動審查給澳大利亞的核潛艇協議,因為核潛艇是美國壓箱底的技術寶貝,造起來又貴又慢,美國自己造船廠都忙不過來,萬一亞太“有事”,美國自己家的核潛艇不夠用怎么辦?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那就是美國媒體注意到,盡管科爾比的“激進風格”惹惱了很多人,但在特朗普的核心團隊中,他的地位非常穩固。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從科爾比“必須優先確保美國自身在西太平洋對抗中國的軍事優勢”的核心思路中,也能讓我們窺見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的真實意圖。
【美方想要抽身沒那么簡單】
美國新財年預算,處處寫著“千萬別跟中國打仗”
與美國這種危險意圖形成反差的是,美軍新一財年的預算分配上,做出了很多出人意料的“取舍”,仔細分析一下,似乎處處透露著“千萬別和中國發生沖突”,有一股濃濃的 “心虛” 味道。
比如,預算中對于美國空軍的新一代隱身戰機(NGAD)項目,錢給足了,熱火朝天搞研發,反觀海軍的新一代航母艦載機(FA-XX)項目呢?預算少的可憐,處于擱置狀態。
這其實已經足以說明問題,要知道,美國想在太平洋跟中國較量,航母戰斗群是核心力量。
但航母的戰斗力,一大半在艦載機身上,如果未來十年,美國海軍還得靠現在的F-35C、F/A-18“超級大黃蜂”,去對抗中國越來越先進的艦載機,那不是明擺著找不自在嗎?
這可能是因為美軍高層認為,一旦跟中國開戰,他們的航母在第一島鏈內會非常危險(想想那些被稱作“航母殺手”的導彈)。
所以他們優先保空軍的遠程打擊能力,從更遠的、相對安全的基地起飛,潛意識里寫滿了航母在與中國的高強度沖突中生存力堪憂,因此不敢把航母派到最前線的擔憂。
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比如砍掉下一代E-7預警機,比如減少對F-35戰機的采購量,整份預算透著一股 “夠用就行” 的氣息,不再像過去那樣追求對中國形成壓倒性優勢。
說得更簡單一點,就是美軍打算維持一支“看起來”強大的軍隊,主要目的是威懾,但萬萬不能真的挑起一場大規模、高強度、勢均力敵的現代化戰爭。
它清晰地表明,美軍在規劃和建設未來力量時,首要考慮的已經不是如何戰勝中國,而是如何避免與中國發生自己無法承受代價的全面戰爭,這比任何口號都更能說明美國在軍事上對中國的“有心無力”。
【美國的軍事實力衰落是事實】
美國帶來的不確定性,依舊需要我們提高警惕
當然,看到美國這副“外強中干”、“精打細算”的樣子,并不意味著我們能從此高枕無憂,反而需要更加提高警惕。
首先,美國知道自己全球霸權在松動,也知道對付中國越來越力不從心,越是這樣,它就越可能進行高風險、不可預測的冒險行動。
以科爾比為代表的政客,現在選擇“戰略收縮”,集中力量對付中國,本身就意味著他們把中國視為“終極挑戰”,這種聚焦反而可能增加在亞太地區發生摩擦甚至沖突的風險,他們“棄烏”省下的資源和精力,最終還是要用到對付中國上。
【我們的實力進步才是美方“謹慎”的原因】
其次,美方的“示弱”也可能是陷阱,可能是在誘導我們放松警惕,放緩軍事建設的步伐,畢竟美國的軍工復合體,其生存邏輯就是塑造“強大敵人”,他們即使內心“懼戰”,也絕不會停止渲染“中國威脅論”和推動軍備發展。
最后,美國今天表現出“有心無力”,恰恰是因為過去這些年,中國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取得了實實在在、肉眼可見的進步,建立起了強大的“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這種能力,才是讓美國“避戰”思維產生的根本原因。
要維持這種讓美國“不敢打”的態勢,唯一的辦法就是繼續發展,變得更強大, 無論是空軍的“三劍客”,海軍的“下餃子”,火箭軍的“東風快遞”,還是陸軍的新質戰斗力(比如機器狗協同作戰),都要持續精進。
只有我們的“獵槍”始終擦得锃亮,威力十足,才能讓那些潛在的冒險者望而卻步,才能真正守護和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