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烏克蘭持續不斷的無人機襲擊和反炮兵火力下,陷入困境的俄軍不得不再次依賴粗糙的戰場改裝,用木頭來保護他們的火炮系統。
根據前線傳出的照片顯示,2S19自行榴彈炮的側面被“木制裝甲”包裹,沿著炮塔兩側堆疊。這種改裝方式與俄羅斯在2022年發動“特別軍事行動”初期所采取的戰術如出一轍,當時木制加固結構是俄軍車輛上的常見特征。
面對烏克蘭第一人稱視角無人機(FPV)無人機攻擊和精確制導炮火的持續攻擊,俄軍似乎正在采取一些臨時拼湊措施,提升老化火炮平臺的生存能力。除了“木制裝甲”外,俄軍還在火炮上安裝了所謂的“籠式裝甲”,這是一種由鋼絲網構成的結構,原本用于偏轉自殺式無人機的爆炸沖擊。
這些臨時防護措施的泛濫,暴露出俄軍在戰場上面臨的嚴峻挑戰。隨著烏軍大規模列裝無人機和反炮兵雷達,迫使俄羅斯部隊不得不適應變化,否則將面臨被摧毀的風險。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烏克蘭軍方官員表示:“這并不是俄軍第一次使用木頭作為加固材料,我們在戰爭初期就看到他們用木頭加固工程車輛和輕型裝甲平臺。現在,他們又在重型火炮上嘗試同樣的方法”。
蘇聯時代研制的2S19自行榴彈炮目前仍是俄軍炮兵部隊的核心裝備,憑借較高的射速,在地面支援作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烏軍日益壯大的無人機打擊網絡面前顯得愈發脆弱。
雖然這種“木制裝甲”對破片和小型FPV無人機可能有一定的阻擋作用,但無法抵御現代反裝甲武器或巡飛彈的直接打擊。俄軍依賴這種原始措施的事實,凸顯出難以配備有效防護系統的窘境。
隨著“特別軍事行動”進入第4個夏天,這種戰場應急措施不禁令人質疑俄軍長期作戰的可持續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