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的提出」
2025年上海最低工資調整至2740元,社平調整或有多少?
「法律解答」
近日,上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了如下調整本市最低工資標準的通知:
上調幅度為50元,與上一次2023年度的調整力度相比減少了50元。(2023年度是從2590上調至2690元,調整幅度為100元。)一般來說,最低工資標準會隨著生活費用水平、職工平均工資水平、經濟發展水平的變化而由當地政府進行調整,但最低工資標準并不一定每年都會變化,譬如上海去年就維持了2690沒有調整,縱觀調整歷史上海的最低工資調整也并沒有那么頻繁。
近年來為了刺激內需、刺激消費國家已下命令要求調整初次分配,今年3月更是明確要求所有省份均需調整最低工資標準,群眾對最低工資水平上漲的期待無疑會被拉高。
我們知道最低工資標準的調整和制定需要參照社平,國際通行標準一般需要達到社平的40-60%,鑒于上海的最低工資標準是到手工資,需要扣除社保公積金的部分,綜合比較之下離40%的這個檔位還有一定差距,即便上海在全面層面仍領先第二名深圳220元。
談到社平就要說起去年上海社平出現的難產現象,引起了不少公眾揣測,不知今年是否仍會出現難產。而去年爾后公布的數據顯示較上一期僅上漲了1%(2022年社平為12183元/月,2023年社平為12307元/月。)
綜上可知,本次上海在調整最低工資時大概率是參照了2023年社平的漲幅,保持一定的同步性。故而筆者認為,上海或更有理由“放緩”2024年社平的增幅,相較2023年的漲幅不會有太大的差距,或可能在0.7%-1.3%的區間范圍波動,與北京、深圳的漲幅相比稍顯不足。
不過相較于北京,深圳的漲幅放緩大概率也是肉眼可見的,倘若深圳方面考慮足夠長遠。
但是無論上漲了多少,對企業端而言意味著成本的上漲,我們知道社保、公積金亦是廣義稅收的一部分,倘若無法解決社平最低基數與最低工資之間倒掛的比例問題,企業端的負擔仍在上漲,這對于加大民營經濟的扶持并不是一個好的信號。如何平衡好居民端與企業端的關系,如何解決社保基金或可能不足的情況,將會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問題了。
聲明:本公眾號所刊登的文章僅代表本人發表文章時的觀點,不視為出具的正式法律意見或建議。鑒于勞動爭議、各類糾紛案件性質特殊,每個地方有各自規則,建議具體問題咨詢律師,謹慎引用。如您有意就相關問題進一步交流或探討,歡迎與我們聯系。
零言法語
作者:王之焰,律師
上海國獅律師事務所
法律、工商管理雙重背景。曾在上海市司法局以及上海市某區人民法院就職,從事審判工作六年以上,司法實踐經驗十年以上,知乎法律話題下優秀答主。
具有深厚的法律理論功底、實務操作經驗,在上海市律協發表過多篇專業文章,多次接受界面新聞、北京商報等權威媒體采訪。處理勞動爭議、執行案件以及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民商事執行案件1000+件.
團隊專業致力于爭議解決、勞動爭議,常年法律顧問、公司架構規劃、公司治理、公司合規、刑事風控以及執行清收。
手機:18116324203
電子郵箱:starylight_cn@163.com
個人微信號:starylawyer
律所地址:上海市黃浦區中山南路28號久事大廈23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