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按照市場主體的登記類型,將在城鎮單位就業的人口,劃分為私營單位和非私營單位。
在統計社會平均工資和經濟普查時,我們經常能聽到私營和非私營這兩個詞。
但這兩個名詞的全稱叫做城鎮單位就業人員,所以還有城鎮非單位就業人員,統計機構稱其為個體城鎮就業人員。
除了城鎮就業人員外,還有大量的人,在鄉村就業。
所以,一個區域的就業人員,可分為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個體城鎮就業人員和鄉村就業人員。
在城鎮單位就業人員中,又可以細分為我們熟悉的教育、衛生、制造業、金融業等。
于是,我們可以基于《人口與就業年鑒》披露的數據,得到某一區域不同行業的就業人員分布情況。
這一篇,我們分享北京各行業就業人員的分布情況,觀察其與全國平均值(城鎮就業人員中,三分之一在城鎮非私營、三分之一在私營、三分之一個體就業)的差異。
圖表中,使用方塊面積表示值的大小,面積越大表示本行業就業人數越多,因為2023年度數據為1%以下人口抽樣數據,此處只展示百分比,不展示具體的值。
2023年度,北京就業人口中,有66.9%的人在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20.9%的人在城鎮其余(城鎮私營和個體)就業,還有12.4%的北京勞動者,在鄉村就業。
這超過三分之二在非私營單位就業的北京就業人口,又有8.85%在信息軟件行業就業,是北京所有就業行業里人數最多的。
6.83%的北京就業人口,在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就業,5.66%的北京人在科研和技術服務業就業,5.21%的北京人在金融業就業。
我們常說的機關、事業單位,除了一部分分布在前述的科研和技術服務業外,其余則分布在公共管理、教育和衛生社會行業。這三大行業所占比重分別是3.76%、4.5%和3.25%。
這三個數值,均低于北京制造業(4.93%)和批發零售業(4.76%)的就業人數。
另外,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房地產業和住宿餐飲業的從業人數比重分別是4.21%、3.93%和2.82%。
北京的文化、體育和娛樂業也是相當發達的,這個行業的從業人數比重為1.72%,遠高于全國平均值和其他區域的值。
所以,總結下來,四舍五入后,我們可以簡單地理解為:
每100個北京打工人中,有9個在寫代碼、6個在出租/商務服務,6個在搞科研,5個在搞金融、5個在打螺絲、5個在倒買倒賣、4個是老師、4個在機關單位,4個在跑外賣送貨,4個在賣房子/物業管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