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滿貫落幕已經一周,孫穎莎止步16強的“爆冷還在被反復討論,沒想到場外的風暴來得更猛,教練邱貽可深夜發長文,直言自己和家人被網暴,這一幕讓人看了真是上火,卻也無奈,這不是第一次飯圈文化在體育圈“擺爛,但每次都能刷新底線。
其實孫穎莎這次輸球,很多球迷當下確實沒緩過神來,畢竟她是世界第一,成績擺在那,19個單打冠軍,163周世界第一,哪怕剎車也不該剎在16強,現場的氣氛確實有點“塌房,不少人第一反應不是復盤技術環節,而是把鍋甩給教練,說邱貽可偏心,力捧蒯曼,忽視了莎莎,這種“爭番位的劇情,活脫脫把體育圈拍成了宮斗劇。
但冷靜下來復盤比賽,陳熠那場狀態是真的猛,開局就壓著莎莎打,反應快、手感熱,優缺點都暴露得明明白白,孫穎莎其實也不是完全掉線,她的拼勁、調整能力還在,只是臨場應變沒跟上,遇上手感爆棚的對手,世界第一也可能翻車,這才是競技體育的常態,真不是“陰謀論一句話能糊弄過去的。
問題來了,飯圈對噴到底解決了啥,網上一通“點贊回懟,甚至連教練家人都成了攻擊對象,有的球迷自認為懂行,開始在評論區給戰術、排陣出主意,這種氛圍用樊振東的話講就是“有時候輸球不行,贏球也不怎么行,搞得隊員教練進退兩難,明明為國爭光,最后卻被自己人“內耗,你說這不是憋屈是什么。
邱貽可其實帶隊三年,孫穎莎的成績有目共睹,蒯曼這次拿了雙冠——女雙和混雙,確實表現亮眼,但這跟教練分配精力沒啥必然關系,頂級教練資源本就稀缺,他不可能偏廢誰,真要有失誤,團隊內部復盤都比網上“云戰術靠譜多了,更別說用“偏心來推鍋,邏輯根本站不住腳。
再說回“神化球員的問題,孫穎莎再強也是人,不是機器,狀態起伏、臨場波動都很正常,粉絲如果只接受贏球的偶像,那輸球時就容易過度解讀,甚至陰謀論滿天飛,吹得高了摔得也疼,這種“全贏全對的期待,說白了只會讓運動員壓力越來越大,國乒一直強調競爭和輪換,就是為了避免一人獨大的天花板,別把輸贏都想得太絕對。
而且,飯圈文化本來就是把偶像當成精神寄托,轉移到體育圈后,容易變味,一場失利不是世界末日,球員教練受傷的卻是真實的生活,網暴的后果不是一句“抱歉能抹平的,尤其是牽扯到家人的時候,那種情緒性攻擊,已經脫離了“理性批評的范疇,說白了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你說巧不巧,這幾年中國體育每次有名將失利,總有人上綱上線,國乒這撥換代期尤其明顯,陳夢、全紅嬋都被飯圈帶過節奏,搞得隊員不敢發揮,怕被噴“擺爛,連贏球都不能盡情慶祝,這不是健康的競技氛圍,球迷的熱情本該是助力,結果成了壓力山大的“無形枷鎖。
再看莎莎和邱貽可這對師徒,其實一直很默契,生活上照顧、賽場上鼓勁,師徒情誼本來很正能量,結果被外界拿來反復炒作“偏心“對立,這對當事人其實也是種消耗,運動員的成長本需要空間,也需要包容,過度干預只會適得其反,真正的“懂球帝應該明白,場外流量永遠無法替代場上實力。
說到底,競技體育沒有常勝將軍,每個人都有高光和低谷,球迷要有“包容心,而不是只會“對噴,更不要讓飯圈那一套把體育圈攪成烏煙瘴氣,理性看球、理性討論,才是對運動員真正的尊重,畢竟他們拼的是成績,不是流量,只有讓賽場回歸賽場,國乒才能走得更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