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象娛樂
文丨栗子酒
“到底發生了什么,讓您選擇去拍這樣一個乍一聽十分‘不姜文’的電影?”
“有點兒費解是吧?”
“非常的費解。”
姜文想了一會兒道:“我也挺費解,但我跟你說句實話,我呀,是一個喜歡挑戰的人,別人覺得不行,我就想把它拍好……我覺得能用鋼琴拍一部《讓子彈飛》,那才過癮?!?/p>
被姜文稱作鋼琴版《讓子彈飛》的電影,正是最近上映的新片《你行!你上!》。首映禮現場,「抖音電影百評團」成員@陳家出了個秀才在觀影后,與導演姜文展開了這樣一段對話。
味道還是那個熟悉的味道,大量短鏡頭堆起高密度的近景和特寫,配合氣口短促的臺詞,將觀眾情緒一次次拔起。或許有人還在回味片中獨特的鏡頭語言,又或許有人還來不及揣摩臺詞背后的深意,但貫穿影片始終的、很向上的那股勁兒,卻已經在“回味”和“揣摩”之前,實實在在地扎進了觀眾心里。
確實過癮!
看完電影后,隨即與導演姜文及演員馬麗、葛優、辛芷蕾、于和偉等主創來一場深入交流,更是過癮!
這便是抖音舉辦的首場抖音電影百評團觀影活動,其中的成員都是抖音影視領域的優質創作者。整場活動圍觀下來,最明顯的感受是,集結這樣一群人的首映現場,更像是一群熱愛電影的朋友在開一場茶話會,見仁見智的聲音更接近于大眾化的觀影感受。
與主創的對話中,有人好奇《你行!你上!》里,姜文飾演的郎父口中的“那旮沓”究竟是什么;有人共情于郎朗父子之間的相處模式;有人關心葛大爺在片中頗有設計感的發型;有人結合影片中的細節,問及影片創作背后的更多故事……這些問題中有的可能并不專業,但卻足夠真實,他們由此借助短視頻傳遞出的真實觀影感受,也在重塑當下的影評生態。
既是一個人的傳記
也是一群人的投影
一直以來,姜文的電影都是見仁見智,觀眾總能從他的表達中讀出晦澀的隱喻。因此,幾乎姜文每上映一部電影,“餃子和醋”的梗都會被拿出來說一次,人們樂此不疲的拆解著他電影里的“欲言又止”。但這一次,傳記題材的《你行!你上!》似乎很難有發揮的空間。
從電影本身來說,《你行!你上!》改編自鋼琴家郎朗的成名故事。然而,從出生到在芝加哥“拉維尼亞音樂節”上名揚天下,永遠拿第一的天才成長之路雖然傳奇,但卻難免平淡,于戲劇創作上并不好處理。
抖音電影百評團觀影活動現場,姜文也談到這一點:“(以前他拍的電影)有歷史、有槍炮、有火車等,那些‘佐料’重,菜就好炒,《你行!你上!》還真不好炒。”姜文坦言:“就父子這么點事,加上幾個老師,沒有一個壞人,能拍得險象環生,不容易。”但從觀感上說,《你行!你上!》確實“炒”得不錯,當「抖音電影百評團」成員@郭云神奇問及在姜文拍過的電影中該片排第幾時,姜文也毫不猶豫地答道:“第一,我覺得它可能是我拍得最好的電影。”
「抖音電影百評團」成員@郭云神奇
一方面,《你行!你上!》雖然拍的是郎朗的故事,但投射的卻是億億萬萬中國家庭對下一代的托舉,用父母的犧牲托舉孩子的成長。
另一方面,片中將核心視角放在父子關系的演變上,他們互相支撐、又各自擰巴,很多觀眾都能從他們身上看到自己與父親相處的身影。并且,片中關于父親的表達并沒有局限于郎國任這一個父親形象,于和偉飾演的老崔、雷佳音飾演的二叔等,這些甚至沒有名字的小人物在一些關鍵點發揮的作用,本質上也可等同于父輩的托舉。
而若站在更宏大的層面上,從郎國任騎摩托帶著郎朗,繞著偉人雕塑行過四季,到片中橫跨德國、日本、美國的求學經歷,《你行!你上!》圍繞父子關系的表達,甚至還能讀出托舉新中國成長的意味。
片中不少細節都有類似的投射,例如,在郎朗前往北京求學之時,遇到了“性情怪異”的歐亞老師。剛開始教學時,歐亞讓郎朗把凳子墊高,這是她自己的教學特點之一。但后來,歐亞對此全然否認,她近乎癲狂地痛陳那段歷史傷痕,講述著自己教出了無數個鋼琴名家,卻被他們一一背刺的悲痛過往。
觀眾當然可以將其單純地理解為一個“性情怪異”的老師,但也可以有更深的解讀。畢竟和郎朗遇到的所有老師相比,歐亞都是其中更為跳脫的存在,若聯系到郎朗成長期所對應的國際環境,歐亞從傾囊相授到突然翻臉,像極了蘇聯在蜜月期后的變臉時刻?!付兑綦娪鞍僭u團」發布的影評中,也有不少類似的解讀,如果將“郎朗崛起”的過程代入新中國的發展之路,《你行!你上!》的整個故事又是另一番天地。
“癲狂”敘事
游離在現實與超現實之間
當然,將這些線索融入到一條敘事主線上,需要很強的內容把控力。至少從影片的觀感上說,無論是郎朗的個人成長史,還是片中投射的大眾化的中國式親子關系,亦或是更深層的隱喻,整體表達都是順暢的。
其中的關鍵在于,《你行!你上!》中用了大量夸張甚至近乎癲狂的表現手法,在人物的呈現上也有強烈符號化的形象構建。
比如郎朗見第一個老師時,行了相當夸張的叩拜禮;父母送郎朗去北京求學時,趕火車的橋段也現實基礎上做放大處理;郎朗的每一個老師都有極其鮮明的特點,甚至在形象塑造上刻意放大刻板印象;郎朗每次得獎后都會邊跑邊大聲喊“爸”……這樣的細節幾乎貫穿全片,讓《你行!你上!》的整體敘事始終游離在現實與超現實之間。
之所以如此,一是影片能夠借此增強喜劇底色,放大戲劇沖突,讓一個天才的成長之路有更多跌宕起伏之處。二者,與之同步被放大的,還有觀眾的情緒,夸張的敘事更容易堆起情緒的層次,同時弱化隱喻事件在其中的割裂感。也是因此,片中的很多場景雖然超脫現實,但卻震撼人心。
比如飄揚的各國國旗,在一瞬間全部降下;比如一個父親在夕陽下映出剪影,他振臂高呼:一個新星正在冉冉升起;又或是那個讓很多人印象深刻的大場面:租住的小樓里,郎朗在吊機上彈琴,四鄰全都在窗口探出了頭,他們起初聆聽,后來一起合唱,“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余音不絕。
以至于看完電影,抖音音樂達人@小陳同學和@董浩冉直接在活動現場,彈奏起《黃河大合唱》的旋律。姜文自己也很受觸動,感慨道:"這就是我想要的,電影不是拍完就結束了,它應該像一顆種子,在觀眾心里發芽,長出不同的東西。"
抖音音樂達人@小陳同學和@董浩冉
確實,電影與觀眾的感受時常能夠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但前提是電影要是一個好的“火種”?!赌阈?!你上!》能夠持續激起觀眾的討論、解讀,也在于無論觀眾帶著怎樣的視角、理解走出影院,都能感受到影片傳遞出的一股很向上的勁兒。
對此,「抖音電影百評團」成員@默默有聞 在提出關于“那旮沓”的問題時,姜文給出了更具象的解釋,“我最想告訴大家的是,‘那旮沓’不但郎朗能夠著,你也能夠著。” 在他看來,“人不能跟雜念混在一起”,影片想傳達的核心也在兩點:“一是排除雜念,二是抓住你能改變的?!笔冀K奔著自己的目標超朝前走,就是“那股勁兒”的來源,也是《你行!你上!》在超現實敘事下依然讓人觸動的關鍵。
顯然,《你行!你上!》雖然講述的是一個簡單的故事,卻能讓觀眾從不同的維度有不同的感受。在抖音搜索《你行!你上!》,也能看到「抖音電影百評團」成員,及很多創作者關于該片的不同見解,他們真誠地分享著自己的觀影感受,無形中也在推動電影評論從象牙塔走進市井巷陌。
不同的聲音中,一萬個人有一萬個哈姆雷特,而姜文還是那個姜文。
鏡象娛樂(ID:jingxiangyuler)原創
轉載請注明來源、作者署名,違者必究
━━ 已入駐平臺 ━━
━━ 視頻號 已入駐平臺 ━━
合作、投稿、應聘可添加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